
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一年都会买一本日历,前几年用小林漫画的,因为他的漫画走心。
今年换了,买了单向历他们家的。虽没有漫画那般轻松诙谐,却也能让人慰藉一二。
每一页日历上都印刷着不错的句子,也偶有简短的你问我答环节,至于它的登场规律我还没摸清,后面再看吧。
2月13日这一天,日历是这么写的:
问:你有在认真过每一天吗? 答: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的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瑕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这段话节选自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二月十三号,或许发生了让我觉得烦恼愤懑的事情,但是,这段话及时点醒了我,以至于那一天的“轻”确确实实在在的变轻了。
2月22日,照例是简短的你问我答,内容如下:
问:无条件的对一个人好,得到一个坏结局,会遗憾吗? 答:并非得到了爱才让我们成为一个幸福或完整的人,更重要的是,在发现自己被爱蒙蔽或失去了爱之后,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出自某非知名作家郭强生的作品《何不认真来悲伤》,因为我确实没看过他的书也没听说过他。但是这个答案让我觉得他是一位真正懂爱会爱的人。想起最近网络曝光的几起因感情纠葛发生的命案,网友的调侃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回到刚刚那个答案,我在想会不会压根不是美好的爱情可遇不可求,可能是双方在爱里还不够成熟呢?洪晃曾戏称,爱情不过是荷尔蒙一分钟的荡漾,可还是有那么多人葬身于荡漾的漩涡里。

如果是你,你会给出怎样的回答呢?
2月28日,月末,自然少不了“仪式感”。
问:为什么我很想认识远方的你,却没有耐心倾听家人的声音? 答:时间让孩子永远无法认识年轻时的父母。
这份答案咋一看可能觉得有点答非所问,但读上两三遍就能发现它的深意。它出自外国作家迪莉娅欧文斯《蝲蛄吟唱的地方》里的一句话。短短十七个字,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隔阂”描述的恰到好处。这世上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孩子无法理解父母,因为中间横亘着时间这条大河。或许,只有当孩子成为父母的时候,才能把这份“隔阂”修复完整,毕竟时间有时候是最大的问题,时间有时候又是最好的答案。
说到这,今天上班路上,某音乐软件日推了一首《是妈妈是女儿》,这首歌在春晚的时候听过,但当时没有被touch到,反倒是今天,农历二月初九,一个初春的早晨,耳边的旋律竟让眼睛有了反应。或许艺术是时间的助推器也未可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且看三月如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