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与位置
文/左月
开学第一周,数学课的学习内容是方向与位置。
这辨别方向,说起来,容易;看起来,也容易;做起来,是真不容易。
张老师导入新课,是从小学语文一篇课文开始,课文说早晨起来,面向太阳的方向,是东,身后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可感易知。
周二晚上,张老师布置了如下一项数学实验作业,要求条件允许录个视频上传。
1.制作简易指南针
材料:缝衣针、磁铁、碗、水、小纸片
步骤:用磁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十次,使其磁化。
将小纸片穿在缝衣针上,放入盛有水的碗中。
观察缝衣针静止时的方向,并标出南北极。
家里没有磁铁,我去文具店买,没有,又出小区,常去的百货店恰好有,买了一对小的。
我童心复萌,找出一大(长9厘米)一小(长4厘米1毫米)两根针,自己先做实验。拿来一个平时吃饭的中碗,在水龙头接上大半碗水,放到客厅中央的学习桌上,在A4纸上剪下两小块儿,标好南北极,备好胶水,再剪一块大一点的纸片备用。
我老老实实地按张老师说的操作步骤做,先左手按住大针,右手拿磁石朝着针尖儿方向用力蹭了几十下,然后马上照着先上传视频的两名同学的样子,把针穿过小纸片。那两名同学穿针时,是先穿透一端,再穿透另一端,我图省事,先把纸片捏拢一点,再一针穿过去。一个简易指南针就做成了。
我把自制的简易指南针放进水碗里,满怀期待,见证激动人心的时刻,可令人失望的是,我的试制品却没有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入了碗底,指南针变成了潜水艇。
我想,这概是因为我用的针太大了,小纸片不堪重负。于是改用小针,如法炮制,结果,试制品还是沉没。
失败让人反思,我对照成功者,反复琢磨,发现问题应该出在纸片上。纸片的作用,相当于一艘小船,用来承载针,我在穿针的时候,图方便,把纸片捏拢,穿完后,又没有把纸片拉平,使纸片呈∪型,与穿过的针组成了一张弓。
周三晚上,我汲取周二失败的教训,穿针之后,把纸片拉平,再轻轻放入水碗中,我想要的结果终于出现了。
我这个二把刀二传师傅,照虎画猫,又教孙子去照样操作一番。孙子随我,动手能力一般般,尤其是在做精细化动作方面,更是笨手笨脚,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祖孙俩合作,总算把这项数学实验作业完成了。
周三考完试,张老师又布置了一项实操作业一一在练习本上,在长方形里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标注黑板→橱柜→书架→窗户。
肉眼看,教室里,西面是黑板,北面是橱柜,东面是书架,南面是窗户。
然而,我们最终要达成的目标却是学习地图常识一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我们可以任意把箭头所指方向标注为北方,其他方向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候,人极容易蒙圈,找不着北。
可巧,周二的科学课,第一课学的是位置与运动。教学习者,通过参照标准、方向、距离三要素说出自己的位置,这时候的方向,已经不止东西南北,又多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
学无止境,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目标与方向,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