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父母每逢过年就吵架,怎么办?

父母每逢过年就吵架,怎么办?

作者: Luna月亮教练PCC | 来源:发表于2021-03-22 22:38 被阅读0次

小依有个愿望:希望父母在过年的时候不要吵架!

从小到大,每到过年,父母就开启吵架模式,吵架的导火索千奇百怪,吵得小依心烦意乱,她深切地为父母的健康感到担忧:爸爸有高血压,盛怒之下,血压飙升引发严重后果怎么办?妈妈心脏不好,被爸爸气的嘴唇发紫、全身哆嗦,万一晕过去可如何是好?

无数次,她试图调停双方,然而被杏仁核绑架的父母,已经被愤怒包围,不但听不进规劝,嗓门还越来越大、越吵越凶,可怜的她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鞭炮声中,潸然泪下……

小依下定决心要打破父母之间逢过年就吵架的怪圈,她留意了父母的交流模式,发现一些端倪,例如:

一天, 妈妈见到爸爸又在“偷偷”吃很甜腻的牛轧糖,皱起眉头、带着责备的口吻说:“你怎么又吃甜食了?你有糖尿病的啊!”

正在喜滋滋品尝美味的爸爸一听,顿时不乐意了,不客气地回应道:”不用你管!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

一听爸爸这怼人的口气,妈妈顿时生气了,大声说道:“有数什么?不准我烧菜时放一丁点糖,自己却买这么甜的零食,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爸爸:“我就喜欢吃甜的,怎么了,就吃这一点点怎么了?”

妈妈:“你……”

得,又开始吵架了!

作为旁观者,小依看得很清楚,其实妈妈完全是一片好心提醒爸爸注意身体,毕竟他连续多年查出血糖高,但爸爸不够重视,依然喜食甜食,总要妈妈提醒按时服药和少吃甜食,像个孩子一样不够自律,时间久了,妈妈对爸爸产生了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妈妈开口说第一句话时,已带有责备情绪,爸爸从她的表情和口吻觉察出被指责,自然不会高兴。

由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DR.Peter Michael Bak带来的这本《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里提到:

沟通是一种情绪体验,我们绝大数的沟通不是由语言部分决定,而是由非语言部分,例如,音调或语速的调节,尤其是面部表情的而变化。

让我们回到小依父母的案例:

“你怎么又吃甜食了?你有糖尿病的啊!”如果妈妈不是以责备的口吻,而是带着关切的神态和心疼的口吻说这句话,相信爸爸会有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感受。

但并不意味着这次争执中,全是妈妈的错,如果爸爸能换一种角度去理解:”虽然老伴口气不好,神态焦虑,却是出于对自己身体的关心和疼惜。”

也许,这场架也就吵不起来了。

共情是一种能设身处地地体谅别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假如我们能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就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

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只是偶尔在一个共同的点上相聚而已。

所以,同理心并不常有要做到共情也并不容易。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究竟为何会产生误会呢?

《练习共情》里分析道:沟通模式理论认为,信息并不是单一含义的,总是呈现出多面性——

事实维度:应该传达的信息。

关系维度:怎么看待对方,你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自我暴露维度:我自己是什么样的。

诉求维度:我希望你做什么。

根据这个模式,如果沟通双方把重点放在不同维度时,就会出现误解。比如,你想要传达的是事实消息,对方听到的主要是诉求层面; 或者你想传达关系维度,对方却只关注事实层面。

更糟糕的是,我们的表达经常是模棱两可,或者犹豫不决,压根儿不知道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个层面。

误会就这样产生了。

在小依父母沟通的例子里,妈妈想表达的是事实维度:你已经有糖尿病了,应该控制甜食的摄入。

还有诉求维度:我希望你为了身体健康,少吃点甜食。

而爸爸以关系维度来“解读”信息:你又来干涉我的自由了,吃甜食是我的自由。

此外,在自我暴露维度爸爸觉得自己只是偶尔吃点零食,无损于健康。

可以看出,不同的人会以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件事情,一方的负面反应会影响到另一方也做出负面回应,如此几个回合下来,最终导致争吵。

怎么破呢?

首先,我们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分享共同的沟通经验,那么成功沟通的机会就会增加,这有助于理解对方原本要表达的内容,即使有歧义,也会包容或接受对方。

例如,如果爸爸了解老伴的性格和沟通模式,就会理解老伴的唠叨其实是出于对自己的关爱,唠叨只是她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这样就容易切换成正向的角度来理解妈妈的话。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相互纠正及反馈来解决问题,对信息的内容进行询问和再次确认,消除理解上的偏差,确定信息的共同含义。

例如,妈妈看到老伴吃甜食时,可以先关切地从事实维度询问和确认:“你今天吃糖尿病药了么?这牛轧糖我吃过,太甜了,不健康。”

等爸爸回应后,妈妈再表达其他维度,例如:“我很关心你的身体(关系维度),看到你吃甜食,我想提醒你注意身体健康(自我暴露维度),希望你能控制甜食(诉求维度)

或者,爸爸感受到老伴的责怪口吻后,可以和妈妈确认事实维度:“你想提醒我少吃零食是么?”

等到妈妈回应后,可以在其他维度进一步解释:“我知道你这是在关心我(关系维度),今天我已经服药了(事实维度),我只吃一颗就不吃了,你放心吧,我也想有个好身体(自我暴露维度),还要陪你到处走走看看呢。”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我们往往缺乏对语境的了解,当与沟通对象进入同一语境时,沟通才会顺畅。

成功的沟通是双方同时产生相似含义的过程,如果双方的解释模式相同,会以相同的方式应对输入信号。

最后,分享一个好消息,小依说,今年过年父母没有吵架,她用了不少书中的方法,终于打破了父母每逢过年就吵架的怪圈。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沟通达人,不妨打开此书一探究竟。

此外,献上书中的金句:

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认识我们自己,当对自己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完整时,我们对于他人关系里的种种情绪、情感和想法感受也会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相关文章

  • 父母每逢过年就吵架,怎么办?

    小依有个愿望:希望父母在过年的时候不要吵架! 从小到大,每到过年,父母就开启吵架模式,吵架的导火索千奇百怪,吵得小...

  • 父母每逢过年就吵架,怎么办?

    小依有个愿望:希望父母在过年的时候不要吵架! 从小到大,每到过年,父母就开启吵架模式,吵架的导火索千奇百怪,吵得小...

  • 每逢过年就难熬

    文 | 晨妤儿 转眼间踏上了2019年的世界里,过去像一阵风消失了,年轮变得可怕又可慌,不见踪影,过去怎么就走丢了...

  • 儿时,每逢过年,就听奶奶常说“有钱人过年,没钱人过关”这句话。对于每月只有几十元工资的父母来说,过年绝对是...

  • 2017-07-29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父母吵架应该怎么办,

  • 年画

    小时候每逢过年,我们就无端地高兴,这种心情从一进腊月一直持续到大年。 腊月初,父母就开始筹划过年的事,其中一项就是...

  • 每逢假期吵架时

    年复一年,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是要吵一架。我心里的怨恨太多,多到不敢爆发,只是默默忍受,默默流眼泪。 今天我感到自己...

  • 那些相亲还没见就拒绝的对象

    每逢过年过节, 回家的你都会被问“有对象了吗?” 每逢过年过节就相亲,真的伤不起! 然而刚刚毕业的我,从来不想步入...

  • 父母的爱承载在美食里

    每逢过节过年回家,父母总是拿出我们喜欢的美食,犒劳我们子女的胃。 所以每逢佳节胖三斤对我而言非常现实。 这次春节,...

  • 过年不吵架,吵架不过年

    马上就春节了,算一算,已经连续三年没有陪父母一起过年了。过年图个什么?团圆。没有人是为了去见那些很久不见,一见面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每逢过年就吵架,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at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