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霖上课之前认真地备课,她没有直接采用校长提供给她的教案,而是按照她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梳理,然后把重点摘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讲给学生听。美霖用普通话给学生讲课,学生一开始觉着很稀奇,因为他们原来的老师都是用土话讲课的,他们觉得这位刚来的老师像电视上的人在说话一样。而且美霖的声音也非常的优美动听。
美霖本身就不是一个死学习的人,她总是活学活用,所以她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一点也不死板。除了讲知识之外,她总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她上课的方式也不是满堂灌,而是通过游戏,或者是其他的方式调动起来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下课之后她就给学生讲故事,讲她从书里看到的,或者是从电视里看到的一些故事给孩子们听。她发现下课之后,如果她不讲故事的话,男孩们就玩弹弓或者其它一些很简单的玩具,然后女孩子们就在一起说话。
这时候她就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玩的很多游戏。她到小卖部买了皮筋儿,教女孩子们跳皮筋儿,还让女孩子们去捡一些小石子,然后教她们怎么拾石子。另外,她还拜托彩霞的妈妈缝了一个沙包,教女孩子们玩丢沙包。
她记得小时候男孩子们也有很多游戏,但是因为从来没有参与过,所以她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幸好她还带了一些五子棋、军棋和象棋,还有跳棋,她就教给男孩子们去玩这些棋。她像一个孩子王一样,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所有的孩子都会非常的喜欢她,崇拜她。因为她不但变换着花样教给他们很多的知识,而且还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孩子们回到家之后,也都向父母描述在学校里,度过的快乐的日子。不少孩子对学习感到了非常有兴趣,而且还想着长大了以后,像美霖那样去当大学生。家长们也对美霖都肃然起敬,他们经常让孩子们把鸡蛋、新鲜的蔬菜等送到彩霞家里,让彩霞的妈妈做给她吃。
美霖来支教之前,曾经告诉过刘蒙廷,她要到这个地方来执教,但是没有具体的电话号码。她一开始不好意思打听,后来终于从彩霞的妈妈那里问到了,村里有一部电话在村长家里。彩霞的妈妈带着美霖,去村长家里,给刘蒙廷打了一个电话,简单地告诉了他这里的电话号码。
这样两个人才恢复了原有的联系。因为彩霞家离村长家不近,而且,每次接电话的时候旁边都有很多人,所以他们也总是简单地互报平安,就算了事。刘蒙廷从石美霖说话的口气中,能听出来她过得很愉快,也就放心了。
两个星期的支教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最后一堂课上,美霖还像往常一样讲课。她不想向孩子们告别,她怕自己抑制不住泪水,也害怕看见孩子们失望的眼神。离下课还有五分钟的时间,校长来到了教室里,宣布了美霖支教已经结束了,第二天就要离开这个村庄。
这个消息像炸弹一样,孩子们都感觉太突然了。他们不愿离开这个让他们快乐、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榜样。有些女孩子已经开始哭泣,而好几个男孩子已经开始吆喝,“石老师,你不要走”。教室里乱成一团。
看到这个失控的场面时,美霖把身子扭过去,背对着黑板,抽泣了一会儿。当她擦干泪水扭过来头时,看到孩子们都安安静静地站着,向她行少先队礼,来表示最后的敬意和谢意。她清了清嗓子安慰他们说,“同学们,我也不愿意离开你们。我走了之后,你们可以给我写信,我们要保持联系。”
美霖说完这些,直接跑出了教室。她担心再拖一分钟,就会嚎啕大哭起来。她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晚上她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在这个贫穷的小村庄里,她度过了有生以来最艰苦的日子,但是也尝到了世界上最质朴的爱。这种爱和奶奶、父母、弟弟、戚莉莉给予她的爱,以及刘蒙廷给予她的爱,都是那么温馨,都如同甘露一样滋润着她的心灵,赋予了她更多的力量和希望。在她的心里,爱是无价的,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她打算着以后回到学校,也要和孩子们通过书信的方式保持联系,给他们更多的鼓励,等以后自己工作之后,要给他们买一些学习用具,来帮助他们。甚至她还想,如果有一天,自己飞黄腾达了,要在这里建一所希望小学,让这里的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再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回馈自己的家乡和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