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选择餐馆或投票的时候,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 ,因为在作出选择之前,我们很希望知道别人的想法。毕竟人类是社会动物,很少能够独立于他人存在。我们更倾向于沟通并复制其他人的行为,专家们将之称作“社会学习”。
人类每天都在“互相抄袭”中度过,比如即便在不知其质量如何的情况下,追求购买最新的网红商品,然后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并发表评论。这些“更明智”的决策是因为人们惯性地认为 —— 如果产品很受欢迎,质量差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因此,某些时候的“社交学习”可以改善我们的决策,因此,社会学习被视为集体智慧的源泉。
然而这种集体智慧是把双刃剑,它的另一面就是会在某些无效或有害的知识里出现病毒式传播,因而呈现出更大的负面效应,比如有可能引发股票市场的不稳定等问题。
那么,我们能否降低“群体盲目”的风险,同时增加集体智慧的可用性?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 。
因为并不是只有人类才知道群体智慧,蜜蜂也在寻找食物或构建新巢时,表现出了精准的集体决策。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很好地避免负面效应。
尽管蜜蜂之间的沟通,同样取决于社交学习中的相互复制,那它们又是如何做到避免负面效应的无限放大的呢?
20 世纪初期,奥地利行为生物学家 Karl von Frisch 发现,工蜂会跳起一段‘摇摆舞’来相互交流。时至今日,你可将它理解为网购评价系统的初始版本。
蜜蜂的好评星级,取决于舞蹈的持续时间。当蜜蜂找到良好的食物来源时,它会跳得更加持久。反之,它跳的时间就很短或根本懒得跳。
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即使已经在其它地方觅食过,蜂群也会努力转移到食物更丰富的地方,从而消除了负面效应,这显然得益于它们灵活的集体决策,特别是在两者都有类似的社会信息共享系统的情况下。
为何人类不能像蜜蜂那样灵活?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有人开发出了一个受蜜蜂集体觅食行为启发的心理学实验:这是一个简单的在线游戏,作为心理学实验的例子,需要对两个关键因素进行研究 —— 符合性与复制倾向, 前者为个人遵循多数意见的程度,后者是完全忽视自己的个人见解、并完全依赖于他人的程度。 —— 参与者必须反复选择三台老虎机中的一台,其中一台掉下的筹码会更多,但玩家一开始就不知道是哪一个。
实验目标是确定最佳位置、并尽可能多地赢得奖金。鉴于许多人参与了同一个实验,所以玩家可以实时看到其他参与者在做什么,然后可以复制或忽略其他人的选择。
结果显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会引发更大程度的整合。复制行为的次数,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人多的机台会更受欢迎,因为人们遵循多数选择,即便这不能让他们成为大赢家。
这表明,与蜜蜂不同,当大群体面临严峻挑战时,集体决策会变得不灵活,不利聚集的现象也更加突出。
该研究还表明,当符合性或复制性低时,人群又可以像蜜蜂一样灵活了。换言之,当团队规模很小、或任务的挑战性较低时,玩家可以切换到一个更好的新选择。
由于整合度较低,有人愿意探索不那么受欢迎的选项,最终找到最好选项的机会也更大、而不是最常被其他人选择的那一个。
综上所述,当群体规模和问题困难度占上风时,我们应该更加意识到“不利聚集”效应的风险,这就是社会学习的边界。在“随大流”的同时,也应该兼容并包其它少数意见,以这种方式思考,人们可以很好地规避负面效应,让集体智慧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比如线上购物和市场预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