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日子,像被按下快进键的影片,脚步永远追着时间跑,上班路上,盯着手机看生怕迟到;下班路上步履匆匆,满脑子都是要回复的消息——我总觉得,慢下来就意味着落后,停下来就会错过什么,这种藏在骨子里的焦虑,像根无形的弦,把心绷得紧紧的。
连轴转的加班耗空了力气,身体终于扛不住,感冒缠上了身。躺在床上昏沉时,才恍然察觉此前一味追赶的节奏本就是错的。等精神稍缓,我走进家附近的公园,脚步不自觉放慢,才发现原来慢下来的世界,藏着另一种安稳。
现在的我,是彻底爱上了散步。对我这种骨子里偏爱独处、怕热闹的人来说,散步不是简单的“走路”,而是一场与自己、与自然的深度对话。我觉得自己需要一块“不被打扰的角落”来梳理思绪,而公园的小径、草木的清香,就是最合心意的容器。
雨天散步是我的偏爱。尤其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撑一把伞走进公园,世界瞬间变得安静又柔软。雨滴落在伞面上,是“哒哒哒”的轻快节奏,落在树叶上是“沙沙沙”的温柔呢喃,砸进水坑时,溅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像把心里那些拧成疙瘩的思绪,一点点熨平。路面被雨水冲刷得发亮,树叶绿得发亮,连空气里的灰尘都被涤荡干净,吸一口满是湿润的草木香,鼻腔里凉凉的,心里却暖烘烘的。
我会故意放慢脚步,看雨水顺着叶脉滑落,看风吹动树枝时,雨滴像碎钻一样撒下来,那一刻,所有的焦虑、疲惫都被雨水带走,只剩下纯粹的平静——就像有人轻轻拍着我的背说:“别急,一切都来得及。”
晴天的散步,则是另一种治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踩上去暖融融的。不像夏天的太阳那样灼热,秋天的阳光裹着草木的气息,温柔地裹住身体,连心里那些细微的褶皱,都被熨烫得服服帖帖。
广场上有打球的年轻人,笑声爽朗;有坐着闲聊的老人,语速慢悠悠的;偶尔有牵着孩子散步的夫妻,孩子的咿呀学语像小铃铛一样清脆。我不会凑过去,只是远远看着,这种“热闹与我无关,却能感受到人间烟火”的距离感,让我觉得安心。
家附近的公园最近越发“野性”了,大概是许久没好好打理,杂草长得肆意,却意外合我的心意。比起精心修剪的园林,这种“野蛮生长”的模样,更让我觉得亲切——就像不用勉强自己符合某种“标准节奏”,不用刻意讨好谁,只是顺着自己的心意生长,就很好。
走进公园,瞬间被草木包围,耳边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虫鸣的细语,偶尔有鸟儿扑棱翅膀的动静,偌大的空间里,只有我和这片自然,这种“被包裹”的感觉,让我卸下所有伪装,不用思考“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只是单纯地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脚步踩在泥土和草地上的触感。
公园里最多的是狗尾巴草,好几种品种,毛茸茸的穗子垂在风里,不张扬、不夺目,却有着韧劲。它们长在路边、草丛里,甚至石缝间,轻轻一碰,穗子就会温柔地晃动,像在回应我的注视,又像在说“慢慢来,不用急”。
鼠尾草开得正盛,各色的小雏菊零星散在草丛里,小小的一朵,却透着倔强的鲜活;还有不知名的小花,藏在绿叶间,安静又纯粹。最让我惊喜的是拐角处的火棘果,一簇簇红得热烈,却又内敛地藏在枝叶间,像攒了一整个秋天的温柔,突然撞进眼里,瞬间点亮了心里的角落。
大片的草地绿油油的,因为来玩的人少,草长得松软又厚实,踩上去像踩在云朵上,脚下的温柔顺着神经传到心里,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偶尔会遇到遛狗的人,三两个朋友结伴,或是一对夫妻牵着狗慢慢走,狗狗们在草地上撒欢奔跑,互相追逐,尾巴摇得像小旗子,那种毫无保留的快乐,会不自觉感染我。
看着它们,我会想,快乐原来这么简单——只是一片可以奔跑的草地,一个可以一起玩耍的伙伴,不用想太多,只是专注于当下的欢喜。
对我来说,散步早已不是“放松活动”那么简单,而是一种“自我疗愈仪式”。以前总觉得,人生要“有意义”,要“有成就”,才不算白过,却在匆匆忙忙中弄丢了自己。而散步时的慢,让我学会了和自己的“执念”和解——错过一些无关紧要的“机会”又怎样?没有跟上别人的“节奏”又怎样?那些藏在草木间的小美好,那些雨打伞面的温柔,那些阳光裹着的暖意,都是生活最真实的意义。
散步,就是我在混乱的生活里,为自己搭建的一方小天地。在这里,我可以梳理思绪,安放情绪,与自然对话,也与自己和解。原来慢下来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心沉淀下来,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像公园那些自由生长的草木,不用追赶季节,不用迎合谁,只是按自己的节奏生长,就已经足够美好——我想,人生也该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