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新

作者: 随忆_b405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3:23 被阅读0次
第一, 减法策略。

将产品标准部件中,看起来不可或缺的某个部分删掉。然后再去思考没有这个部件的产品,有什么优势,能产生什么新功能,满足哪些新需求。

案例:

摩托罗拉只能接电话,不能打电话的手机

苹果公司只能随机播放的极简MP3

重要原则:区分“低配”和“减法”。

给产品做减法不是削减原来的体验,而是创造新的体验。在用这个策略想点子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改变给用户带来不同的感受了吗?

第二, 除法策略。

将产品中的某个部件分离出来,通过改变这个部件的位置或大小,让原来的产品具备一种全新的功能。

用于产品改进:一体式空调机的拆分、U盘和遥控器的发明

用于服务流程的改进:航空公司分离登机、托运手续

第三,乘法策略。

对原有产品的某个部件进行复制,实现产品创新。单纯的复制还谈不上创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改造复制出来的部件,让产品具有新的价值。

案例:吉列公司推出的双锋剃须刀、双面胶

上面三种微创新策略,可以更多地适用于已经成熟的产品或者流程。在运用这类策略时,改造对象的选择很关键。它不能过于次要,最好是那种重要且显眼的部件。只有改造这类对象,才更有可能带来有价值的变革,而不是无关痛痒的外围调整。

第四,任务统筹策略。

让框架内的原有部件承担起新任务,最大化现有资源的力量。

三种常见的统筹方法:

第一类,内务外包。将原本内部元素的任务,分配给外部元素,让它完成新的任务。

案例:首尔酒店和出租车司机的合作、苹果公司外包APP开发工作

第二类,外务内包。也就是让内部元素承包某个外部元素的功能。

案例:“物件故事”软件,让古董钢琴自己讲故事

第三类,一职多能。让框架内的元素,在完成原有任务的基础上,承担更多其他的工作。

案例:约翰·道尔和他的“演员兼乐手”表演形式

任务统筹的奥秘,是充分利用那些框架内不起眼的元素,最大化现有资源的作用。在选择元素的时候,可以不要按照常理出牌,而是听从自己的第一感觉,或是从所有元素中随机进行选择,反倒有可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五,属性依存策略(变色龙策略)。

通过内部属性和外部环境的关联,来实现产品和营销创新。

用于产品创新:根据温度改变颜色的奶瓶

用于服务和流程创新:达美乐披萨的超时免费服务、士力架靠情绪指数定价

如何像“变色龙一样”思考:

1、列出产品的变量清单

2、将其中两个维度的变量排成行与列,看看行列上哪两个元素组合起来,能建立起有价值的依存关系

3、想想这样做有什么价值

4、考虑创新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微创新=伪创新

    01 所谓的微创新 最近听到身边的很多人都在谈微创新,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甚至有点痛不欲生的感觉,是时候写一篇文章...

  • 微创新

    一、需求细分 二、流程改善 三、情感交流

  • 微创新

    本书和作者 本书用引爆创新领域的全新方法论,颠覆传统创新思维,告诉你互联网时代行之有效的5大微创新策略,是创业者、...

  • 微创新

    《微创新》 文/六悦 这书好像有点儿年头了,似乎有很多例子我都听过见过,所以,新鲜感不常有,但总觉得...

  • 微创新

    创新思考的两个方向: ①传统:问题到答案 ②新思路:答案到问题 因为,人们更擅长给答案找用途。就像,一个合格的政客...

  • 微创新

    每天早上从家里到地铁站有一段距离。虽然距离不远,但是附近的电三轮仿佛都有了默契,都要价8块。感觉颇贵。 如果不是要...

  • 微创新

    第一, 减法策略。 将产品标准部件中,看起来不可或缺的某个部分删掉。然后再去思考没有这个部件的产品,有什么优势,能...

  • 微创新

    从答案入手:形式为先,功能次之,战略是可能性的艺术,新产品,创新专家,创新体系, 创新来自于一系列策略模板,策略模...

  • 微创新

    从答案入手:形式为先,功能次之,战略是可能性的艺术,新产品,创新专家,创新体系, 创新来自于一系列策略模板,策略模...

  • 微创新

    今天应江西新号传奇的舒总之约,一起去见张莉企业的张莉老师。 认识张老师是在2015年,当时他还只有惠州的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创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wz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