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先生同学几家人聚在一起。大家见面都是这样问好:“过年好,过年好!给大家拜年了。”
每年春节期间,我们都要聚一次。今年由于种种原因,正月里没能举行例行聚会。因而这个聚会推迟到四月三十日。夜晚,我们又在一起欢声笑语,想吃的菜上了一盘又一盘,想饮的酒喝完再斟满。
多年的同学在一起,有时比家人还亲,还近。相处几十年下来,其实我们就是家人了。因此大家在不断地变换主题,不断地在感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对朋友吴说:“嫂子,你比正月里见面时,气色好多了。”她说,从内蒙回北京后,就开始去301 医院调理身体,很有效果。
去年的秋冬,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内蒙古的乡下小院,陪伴年迈的婆婆。内蒙古寒冷干燥的冬天,她身体不适应,身体透支很多。
回北京后,一边吃中药调理,一边悠闲的安排自己的日子。每周末去合唱团合声,经常早上起来,先到中山公园溜达,嗅着春的气息,拍摄花花草草。
从中山公园出来,附近有个山西饭店,吃一餐喜欢的午饭,然后步行到北海公园,沿着白塔溜达,走累了,坐公交回家。
晚上陪陪女儿,看看球赛,日子惬意的不得了。能安住内心,能独处,能在花花草草中,探寻出美的意味,日子简单、庸常而满足。
朋友说:“刚结婚有了孩子后,身体不好,都是父母在照顾她。身体好了从山西调到北京,忙工作,忙孩子学业,没有时间照顾父母。”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母年老,相继离世,对她的打击不是一言两语说的清。因为没来得及好好孝顺他们,这种痛终生陪伴自己。
每到春节回婆家,婆婆一家人欢声笑语,又唱又说,好不热闹,这时往往有种悲凉的感觉涌上心头。她不由自主的想:我在这里和婆家人热热闹闹,父母呢?他们想女儿了吗?后来父母去世后,这种感觉仍旧存在。有些痛,无解,只能永远痛下去。
自己年轻时失去父母的感受,让她有一种使命感。虽然身体毛病很多,但是遵医嘱,乐观生活。精神上,物质上都不亏待自己。想多活几年,和爱人一起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想多陪陪女儿。
长篇小说《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是女作家张洁,在母亲去世后创作的纪实性小说。书中的家长里短谁家都有,题目“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就是指母亲,看上去很平淡的述说,却让人心灵震撼。
你无论多大,只要父母在,就是孩子,母亲的牵挂温暖、恒久,永远需要。
前段时间,她发一组照片在朋友圈,笑容灿烂、娴静、平和。女儿说:“妈妈,你还有一颗少女心。”
女儿的点评精准,岁月冻合了我们的双肩,佝偻了我们的脊柱,但是面对花开花落,我们仍旧心生喜悦,心不老,人就不老。
我们聚会后,朋友和她先生回到乡下小院,种瓜种豆去了。听说她家的小院里,丁香花开的正好,樱桃树也在晨光中探头探脑。
晨昏之间,她又在光影之中发现美,发现生命的感动去了。
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为了女儿,为了孩子,为了社会,也要善待自己,善待生活中的一切。
今夜,写一段小文,祝福她!尽管人生如戏,还要努力演!
过年好!天天向好!
【淡月】女儿说:“妈妈,你还有一颗少女心。”
【淡月】女儿说:“妈妈,你还有一颗少女心。”
【淡月】女儿说:“妈妈,你还有一颗少女心。”
【淡月】女儿说:“妈妈,你还有一颗少女心。”
【淡月】女儿说:“妈妈,你还有一颗少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