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2》是何帆老师系列观察报告的第二本书,这是对2019年的整个社会的观察,何帆老师发了个大愿,要写30年,他是一个长期主义的践行者,我也准备跟随30年,写30年读后感。
《变量2》
《变量1》的关键词是小趋势,在2019年的尾巴上读完,让我有了历史感,开始对所处的环境有了想要更多了解的冲动,《变量2》告别了忙碌而焦虑的猪年,却迎来了恐慌的2020年,举国上下都为疫情而战斗。
今天是大年初四,由于疫情的原因在家里蹲了好几天,跟小侄女抢不过电视索性出来寻找一隅给自己片刻时间和思考写完第二篇读后感,调剂下这几日重复、轻松而又散漫的生活。
《变量2》副标是推演中国经济基本盘,尽管明显感受到整体的经济形势不太好,人人都很难,我没有那么大格局和视野对于整体宏观的经济进行关注和深入了解,但是通过何帆老师的视野对于背后的故事,触及到凡夫俗子的小事情依然感兴趣。
《变量2》主要讲了些什么?
这本书从演化算法入手提出了从规模优势转型后的5个小趋势:试错、突变、适应、协作和混搭。
教育微创新的“南墙效应”是未来改变教育模式的“试错”;
90后、00后的崛起带来一场代际革命,从“贫穷动力”过渡到“嗨动力”,这样的代沟是一个“突变”案例;
中国经济的最大红利是“苟且红利”讲述的是“适应”的故事;
“丝绸之路”是全球供应链中在面临贸易保护壁垒的一片绿洲,这是“协作”的案例;
面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新技术革命还没到来之前,“混搭”仍是主流,重新定义制造业、互联网。
从教育、代际、中国红利、全球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故事串起来这5个变量,试错、突变、适应、协作以及混搭,牵扯到的年轻人、接班人、沉默的大多数、隐形冠军和技术探路者,这些就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失去之后还能拥有的东西。
01 全民焦虑教育中的一枝独秀
当我看到身边很多人因为孩子上学摇号选择学校惆怅,有的人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学区房,很多人周末的时候不是休息而是陪着孩子辗转在各个兴趣班的时候,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任务,这与我的经历完全不一样,我小的时候都是边玩边长大的,我在想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太焦虑了。
去年何帆老师调研的范家小学似乎是我所熟悉的样子。今年听到了熹熹的故事,因为在先锋学校包容、开放、尊重、随意到不像学校的学校,学生自主选课、独立学习的环境中,让一个在常规教育看来另类或者有问题的孩子,从压抑、被迫选择的状态到了自己为自己负责,选自己喜欢的课程,找到自己的归宿,甚至拿到常青藤的录取通知书。
当所有的学校只关注成绩和升学的时候,课业负担和择校的压力必然带来焦虑,除了上高中、考大学这条通道外,随着国家教育目标的变化,还有很大一部分朝着技能方向发展。
百年职校里发生的故事就是这部分没有上高中、家境贫寒,但是没有放弃,内心依然有一团火的人,因为这所公益学而改变了命运。听起来好不起眼的职业技术学校,可是理念很先进,除了通识教育外,还有社群的建设、终身学习方面,这不正是现在社会所需的基本技能么,恰恰是很多人却缺失的部分。他所拥有的特质是能触及人心,这也正是和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同。
我也是经历了寒窗苦读一路考大学、受到更多的教育,我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但回头再看其实应该在大学更该好好学习的阶段却是迷茫的,收获甚微,所有的专业、认知都是工作之后才发生较大的变化,反过来再看所有的家长都陷入教育的军备赛中,而最后可能所有的教育都呈现的是倒着的√。
主流都在焦虑的时候,一些边缘的地方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不具备焦虑的条件,汤敏的教育扶贫,通过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行“双师教学”,不断升级优化,推进农村教育。
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地方都在不断尝试变革,这也是一条不断试错的道路。
试错的意义在于:小的错误能够让我们更快地逼近成功,大的错误会改变历史进程方向。想要避免铸成大错,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先把小错误犯一遍,这样才能尽快地排除错误的选项。
凡是不可持续的,都不能持续,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暴露的时候,“南墙效应”发挥作用,何帆老师预言或许在未来20年将爆发一场教育变革。期待教育回归本身,少一些焦虑、用更长远的眼光去培养学生的时代早一点到来。
02 驱动力的不同才是真正的代沟
我们会经常讲更上一代之间有代沟,在何帆老师看来我们80后跟70、60后没有根本区别,都是在一个时代背景里成长的,我们更多的是“贫穷驱动”,而现在的90、00后都是生活在新时代中,“嗨动力”是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内在驱动。
对于杨超越现象、饭圈的行为完全不理解。第一次知道杨超越是因为现身奇葩说的现场,就感觉是一个呆萌而没有啥底蕴的姑娘而已,与我喜欢的詹青云完全就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却同时出现在了一档节目里,甚至还有和多码农专门组织了一场杨超越编程大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驱动和喜欢。
这种杨超越现象与我们熟悉的登山者世界完全不同,所有的功成名本是匹配相应的实力,遵循固有的规则;而她却误打误撞的进入了游戏般的探险世界里。当你对规则厌倦、对竞争厌倦、对成功厌倦的时候除了逃避这条路,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所以成就了杨超越。当越来越多的人从登山者象荒凉的探险者世界里迁移的时候,离开舒适区的人们内心渴望一种慰藉和偶像,所以人们需要杨超越。
03 苟且红利与你我都有关
苟且红利是我在罗胖跨年演讲上第一次听到的。进入新时代后,社会呈现高质量发展,已经不再是靠简单粗暴的量实现红利,比如我所处的行业,早些年简直就是暴力时代,这样的时代只能一去不复返。只有我们在别人觉得不必要的地方,坚持不吝惜地投入;在别人不那么认真的地方,多较劲一点,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可能就能享受到别人的苟且为你带来的红利。
说到拼多多我曾一度都不care,即使上市,但是一个售卖假货的平台有能走多远呢?我从来都不看好,时常有人发拼多多砍价的信息,为了几毛钱的优惠花费时间、打扰别人我觉得不值。但是今年何帆老师的观察看到了不一样的拼多多。
一转身竟然成了最懂女人心的购物平台,现在也通过关键词举证的技术以及大数据实现精准打假,但是对于三四线的消费群体,品牌意识比较淡漠,他们重心在于扶植和培养高性价比的优质产品,当拼多多成为假货终结者的时候,又能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的时候,他们就找到了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红利。
那怎么才能享受苟且红利呢?
首先要充分相信我们所处的时代,尽管起起落落比较难,但所有的震荡都是为了实现曲线的上升,不急着当下看到结果,而是潜心去做事情,通过时间加持,长期主义才能带给我们时间的复利。
其次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相信长期主义的红利,相信心想事成的秘密,相信相信的力量;
最后要真正懂得我们的客户,不着急不断的换新赛道、新模式、开发新客户,而是真正体察市场需求、用心观察客户的真实需求,诚心做事本分做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可以不断精益求精的,剩下就交给时间。
04 全球供应链中协作才能共赢
当年对于我国加入WTO意味着什么并不清楚,现在才发现中国是登上了一搜就巨轮,随着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让我们这个插班生埋头努力下,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一跃而起参与了越来越多的全球的分工和合作,实现了制造业的不断升级。
当我了解到我们有很多超级小镇,山东潍坊生产全球1/3的吉他;全球1/3的泳衣来自辽宁葫芦岛;世界上70%的打火机来自于湖南邵东县,我们已经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其中技术水平中上等的第三类产品和技术密度最高的第四类产品出口比例明显上升。
当我们关注宏观的政策、经济、现状时,当我们面临着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我们会有制造业会不会对外迁移的时候,何帆老师观察到的微观却更丰富、会不一样、会更靠近现实,实际上我们的制造业是对外扩散的状态,尽管贸易摩擦,但是全世界的企业家联合起来一起赚钱的决心和智慧不容低估,贸易摩擦的想象的对手并不是中国,而是比中国更为强大的全球供应链。
全球化带来3种新的力量,需求的变化、技术的冲击,和信任的建立,特别是互联网发展到互利网,到演变为互信网,所有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共赢。然而这样的信任牵扯到政治、文化等问题所以又很脆弱。丝绸之路是探索出全球化的一片绿洲。
05 混搭时代
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动车、智能家电是在我小的时候完全不曾想过和接触的事情,现在却成为了主导的技术革命力量,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新旧交替、传统方式与新兴行业共存的混搭时代。航天、航空的发展,生产机器人的优必选,嗅觉灵敏的华为狼就是中国这长长的跑道上崛起的力量,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跨界、技术突破以及新技术的降临。
未来不是被看清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
这是我对这本书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拥抱时代,相信自己,努力分享属于自己的苟且红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