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苏东坡并不身处同一时代,却在现代仍能同许多人一起了解到这个人,苏东坡在当时和现在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根据《苏东坡传》中的描述,他是一个乐观、感性、正直、善良而又才华横溢的人,而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他的这些品格与特点呢?想必这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吧。
先来谈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个极爱儿子的人,她理解、尊重儿子,努力为儿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又教导儿子一些事例。书中提及东坡曾问他母亲如果他成为范滂这样的人母亲是否愿意,他母亲说:“你若能成为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也曾有一段写道他母亲知道他放学回家就去鸟巢窥探,为了支持东坡这一兴趣,让他在小时候多与大自然接触,守护他心中对美好事物向往的那份纯真,严格告诫东坡与家中使女不得捕捉家雀,以至于后来鸟雀知道在庭院不会受害,有的就在矮树枝上筑巢,矮的小孩子都可以望得见。毫无疑问,东坡的正直与善良,与母亲的熏陶与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再来谈他的父亲。因东坡小时候亲近自然,所以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也或多或少地明白了一些事理。文字记载说东坡十岁时已经能凭他对世界的认知写下一些出奇的诗句,比如《鼠赋》。可见东坡年少却已经是显露出他奇才的一面了。他的父亲也是个文人,渴望考取功名,但不料赶考失意,但东坡的才华引起了他父亲的注意,他开始培养他们两兄弟,让两兄弟在床头诵读经典,纠正他们的读音。而正是东坡父亲的这双慧眼,让东坡的文学造诣更上一层楼,“胜过乃父而雏凤清于老凤声”了。从东坡身上,父亲看到了希望,之前因赶考失利铩羽而归而受伤的荣誉心不治而愈。
从东坡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东坡,还有影响他成为这样的东坡的人和事。倘若他不生在那个家庭,不遇上当时,他或许早已经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个苏东坡了。
贺芳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