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六应妻的同事之邀,去他们家乡仙居县采杨梅。走时正值台风“米雷”登陆宁波,瓢泼的大雨像从天上倾泻的瀑布一样。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四周腾起了雨烟,我们在这股雨烟里心惊胆颤地前行着。
到了宁海境内,车子进入山区,在山谷和隧道穿行。雨停了下来。雨后天晴的空气让人感到格外清新,山上的植被刚被雨水冲刷过,在阳光的照耀下青翠得犹如初生出来,片片白云在蓝天上随风缓缓向山的另一边飘移。
妻同事的家就在仙居县湫山村的一个山坳里,四周都是山,山上都是杨梅树。一行十五人到了仙居县已经六点钟,下车后妻的同事招呼我们先去采摘一些杨梅来吃。路上经过一条小溪,溪水很清澈。夕阳穿过溪水,投射到水底的石块上。水里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只在我们准备捉它时才扭头游走。北边的山峦深处一团浓浓的云雾堆叠在一起,在山的上方盘旋着,像流动着的水一般,欲坠欲滴。
女孩子们立即被这种美景致吸引,纷纷停在溪上的桥头欣赏起来。有几个女孩子脱掉鞋子,赤着脚过溪,踩在水底光滑的石头上,贪婪地欣赏着清凉的溪水。
我也惊诧于夕阳、浓雾、溪水和青山可以这么和谐地聚集于这片山坳。
站了一会儿,我们去了附近的一个山头。山上的杨梅树斜倚在半山腰,树上的杨梅几乎被人采摘完了,只剩下一些不太成熟的半红的杨梅果。大伙儿有些失望,站在杨梅树下张望了一会儿,便下了山,在刚才的那片小溪边停了下来,继续欣赏着溪水和周边的风景。
妻同事的家就在山脚下,门口有一个水泥砌成的水池,一个小水管不停地向水池里面注着水。妻的同事说,水管是从山上接下来的,流的都是山上的天然泉水。他们一家人把接来的泉水盛放在另外一个水池里,用来做饭。
晚饭过后,妻的同事把我和妻等四人安排在他家里住宿,其他人到他姐姐家。我们四人打了一会儿扑克,就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我上了楼才发现房间是浙江常见的木楼,房子的墙壁和屋顶全部用木材做成,三间相连的房子中间各有一道小门,房子之间的木壁只有一人多高,上半部全部是空的。三个房间算是连在一起的大屋子。住在这样的屋子里,可以说没有任何私密可言。不过这样的屋子通风也相对较好,山上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虽是盛夏,里面却清凉如秋。
第二天醒来,我们四个人洗漱完毕,又拿起相机去了不远的那条小溪。早上的太阳正好从东边照过来,山中的能见度非常好,让人觉得一切东西都像近在眼前。除了偶尔飞过的鸟儿发出一些声响外,只有上游的溪水从石板上跌下,发出些哗哗的水声。山中显得非常安静。
又过了一会儿,远宿的大部队回来了。我们吃过早饭,每人提着一个竹篮,由妻的同事带着我们去摘杨梅。我们去了另外一座山,比昨天去的那个山高多了,杨梅也比昨天那几棵多不少,成熟的品相也好。杨梅果挂满树,触手可及,我很快就摘了大半篮,坐在树下的阴凉处休息。
树下落了很多杨梅,很多都已经腐烂。但是妻同事的母亲说,这些也可以拿去卖,要我们用另外的筐子把它捡起来。
午饭过后,妻同事的母亲把从山上捡下来的杨梅放在一个阴凉处。我正在那里乘凉,就帮他把杨梅倒在一个大笸箩里。腐烂变质的杨梅发出腐臭的味道。我问她这些杨梅能做什么。妻同事的姐夫正好也在旁边,对我说,杨梅分几个等级。最好的就是我们亲自上山采摘下来的,一般都是送人或者拿去卖,这种大概10到20元每斤不等。差一些的就是从山上掉下来的,它可以再分两个等级,稍微红一些没有腐烂的卖1.3元每斤,挑剩下的卖0.8元每斤。我指了指那堆腐烂变质最厉害的杨梅问他,这样的能拿去做什么?他说,拿去做密饯、果汁啊!我惊叹一声,啊!这也能做果汁啊?
他笑着说,这算什么,以前我在山东的一家苹果加工厂打工时,工厂都是收购烂苹果,工人把没有烂的部分削下来做成罐头,烂的加温消毒后再做成果汁。他又说,你没去看收杨梅的地方,很大的一块空地铺上一层工业盐,把收来的杨梅倒在上面,下面的杨梅汁满地流,上面的苍蝇到处飞。他还说,所有的果品加工厂都是这样,那种袋装的密饯和果脯你们最好不要去买。我说,还好,我很少买那些东西吃。
我们正聊着,妻的同事过来说,答应给公司没来的同事都带些杨梅,现有的还不够,要再去摘一些。我就跟着他们一起上山采摘梅去了。这次去的是他家的第三个山,那里的杨梅没有被采过,我站在一棵树下,很快就摘满了一筐。采摘完后,我们又把树下掉落的杨梅全部捡到一个筐里,提着下了山。
返回宁波时,每人提了一篮子杨梅回来。妻的另一同事有饭局,开着车一路狂飙。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车,回到宁波六点多钟。我和妻吃过晚饭,把带回来的杨梅用酒清洗干净,装进了一个大罐子,泡成了杨梅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