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会有想学画画的年念头了,因为我读了《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上学期间,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不是“三好”学生。我没有立体感,不会画画;没有音乐细胞,唱歌跑调;体育考试长期不及格。我喜欢学习数理化,我的文化课成绩相当出众。我认为课表里的美术、音乐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我对这些课程有天生的抵触,在这样的课上,我或者睡觉、或者做数学题,总之是排斥、不喜欢。
等我慢慢“长大”,思维开阔,才知世界的多彩,生活有太多的可能。把自己锁死在一个小领域里,只会失去太多。
前两年突然萌发了学画画的想法,手机微信里的课程推销和广告宣传,很是蛊惑人心。看到那些绘画小白,经过学习,画出栩栩如生的作品,真是羡慕嫉妒。我也想学,但是之前在手机网课上踩过的“坑”,也留下了“自知之明”的伤痕。之前报名学习过很多课程,都是三分热度,不能持续坚持。害怕自己重蹈覆辙,半途而废。因此面对自己新的“想法”,也很慎重,一直在拖延。
假期借阅了一本《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其实我不喜欢读人物传记,尤其是文艺伟人,因为我对艺术不感冒。但是这本书在樊登读书会里专门推荐过,顾衡老师讲欧洲历史,讲到文艺复兴三杰,专门用一个章节介绍达芬奇,他的绘画天才为什么在意大利不受待见,引起了我对达芬奇的兴趣,上学时只知道,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正好借着假期空闲,读了这本《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这本书从各方面介绍了列奥多纳善于观察、想象和探索的人生历程。《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都是传世之作,在世人的眼中,他是绘画的天才,但他的兴趣绝不仅限于绘画,他是博学多才的典范。他是演奏及制作里拉琴的高手、即兴诗人、画家、工程师、解剖学研究者。在分工愈加专业精密的今天,简直不可思议。现在很多人对专业领域之外的一切失去了好奇。而读这本书正是来弥足我们的无趣和固化,达芬奇对事物狂热的好奇心、超凡的想象力、跨学科的创造力才是这本书的主旨。
在我的想象中,画画是随心所欲的,想什么、画什么。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一副好的绘画作品融合了很多知识,光线、比例、色调以及如何表达人物的情绪,产生动感,包括画中景观,动物、水、阳光、植物的选取,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而不是简单的人物组合。而达芬奇对事物探索的热情和痴迷,成就了他的绘画天才。所以在文章开头提到,我放弃学画画的白日梦,我做不到对事物洞察的执著。
画家最基本的常识就是把平面画出立体感,绘画是想象和创造力的融合,而这一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达芬奇曾一直追问,“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样的?”你想过这么可笑的问题吗?达芬奇既是天才,也是凡人,他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带来了拖延,很多作品没有按期交付,也放弃了很多半成品,留给后人很多遗憾。探索固然是为了答案,但乐趣却在过程,他从未轻易放手任何一个让他好奇的谜题,也是做到此生无憾了吧。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名画插图,详细分析了每一副画的深意和背后的技巧,对于外行人是一本很好的绘画入门书,也是全面了解列奥纳多“好奇”的人生传记。我们从未主动地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如果多些好奇、多问些为什么,对每天看到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也会让人生的每个瞬间更加丰富多彩吧。
期待着,读完这本书,烈奥纳多能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