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一章的时候,其实我有点懵的。在我以前认为的很多高尚的,有意义的东西感觉完全被他否定了。
作者总结出了几个小我的病态形式,我的感觉只要小我的存在不是从本身出发的,他就是极端弱小的。
比如工作,在某些领域有特殊成就的人,他们工作的忘我状态已经生成一种灵性的修持。而另外一种人,他们工作并不是在追求自我,而是完全适应当时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什么,是金钱?是地位?是权利?
凡是有目的性的工作状态,或者在工作中没有得到足够认可的话,小我就会得到侵犯。
还有一种变态形式,即集体的小我。有人奉献他们的生命,去无私的那一个更大更好团体目标工作,完全不求任何个人的回报。
他们所做的只是抱团小我,成群的来战胜对手,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聚众行为,如果个人来做的话可能没有这样的威力,但一旦大家整体痴迷于这样的一种集体行动,就会让个人变得有恃无恐。
比如在一次反日货的游行当中,群体的疯狂行为,到最后演变成了暴力冲突。
人的身份被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我们会游离于这两个身份之间,不断的产生矛盾。这也是大部分人格分裂的痛苦根源。
我在思考,像有的人获得工作的完美体验那样,其实大部分的人还是为了工作养家糊口。难道就说他们的这种小我毫无意义吗?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