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现在一岁八个月了,但是还是不会自主大小便,这本应该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我有时却会情绪失控。
为什么呢?
看看周围的同伴,弟弟的儿子,比小宝大八个月,但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很早就会自主大小便,只需大人的一点协助而已。小宝的情况就是前进三步,倒退四步,时好时坏。这不免让我有了对比,而有对比,肯定就会有伤害。为此,我也还曾找过度娘,但所有资料都显示,小宝正常。
那为什么我还是会情绪失控呢?
一:内心的小孩。
虽然我内心一直都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我总在内心深处有了一个参照物,希望他们怎样怎样,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而一旦这种想法占据了主要上风,我就会对孩子的要求增强,背离了初衷。
二:自己怕麻烦。
曾在樊登听书听到这么一个说法,说孩子想玩剪刀那就满足他的好奇心,让他玩一下,而父母只需要更关注孩子一点,就不会伤到孩子,不想让孩子玩的父母,都不想承担孩子受伤的责任与怕麻烦。想想现在的自己,也是如此,每次小宝弄脏衣裤,自己情绪失控,只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又给自己增加了负担。就如前天,想带小宝出门,在换衣服的瞬间想到孩子是不是需要先解决大小便,但又没有行动,结果就是刚要出门,孩子弄裤子上了,而我则气急败坏,因为换衣服,洗屁屁浪费时间,就不能出去了。最后却将怒气怪于孩子记不住如何如厕。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对比,害怕着孩子给自己添麻烦,生气于孩子没有按照自己内心的要求,计划行事。
孩子没按时完成作业,那就让她自己承担老师的责备,占用休息时间,孩子没有到马桶如厕,她的表情已经告诉你,她难受了,你只需告诉她,到指定地点如厕,会让自己舒服,而不必动怒,即破坏亲子关系,也让自己的心情一团糟,我们应该做的是坚定的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
在育儿的路上,作为养育者,更多的应该是去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以为孩子好的名以而满足自我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