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事过境迁,他早已淡忘了他的大哥大嫂和那位堂哥曾经给过他的伤害。
同时,老方还会说,那也是他这一辈子唯一一次的送礼!
可他这一辈子都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许正因为这一次的送礼,他做成了一件事情。
老方进城当了工人,吃上了“皇粮”,再回到乡下时甭提有多神气了。何况后来他还娶了一个城里的老婆。有了老婆,当然很快就有了儿子。每次回乡下,那一辆锃光瓦亮的自行车的前面坐着一个,后面坐着一个。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甚是惹眼。他们头上戴的帽子,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也许在城里人看来都是很稀松平常的,可在乡下人看来,却都是最时兴、最好看的。总之,老方一家三口每每一回到村上,就会立刻吸引一大群跑过来看洋盘的人。
但好景不长,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新政甫一出台,一时人心涌动,虎彪顾盼,鱼龙起伏,村上就不断有人冒出来,做点儿小生意,或者开个小作坊什么的。慢慢地,有些先富起来的人就开始开上了摩托车。有几个搞建筑的老板,甚至都开上了小汽车。
可老方的身下却还是那一辆自行车,而且,越来越旧,该响的地方不响,不该响的地方响个不停。老方每个月只有那几十块钱的死工资,除了吃饭,还要抽烟、喝酒,所以,他一直舍不得换一辆新的自行车。后来,他老婆和儿子也不愿意再坐在上面,跟着老方一起回乡下玩了。
老方每每再回到村上时,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世风骤变,现在村上人看到他的目光都有些闪烁,完全迥异于从前了。等老父老母一去世,老方也就仅在每年的年底回乡下一次,特地到村委会去领一张专门用于慰问他们退伍军人的日历画。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老方所在工厂的经济效益突然直线下降,每个工人只能上半年的班,发半年的工资,另外半年要自寻出路。老方一直寻不到别的出路,只好躲在家里不出来。
再后来,那半年的班也没机会上了,因为工厂突然宣布破产、改制了。老方正式下岗了。
奇怪的是,工厂一改制,变成私营企业后,经济效益却立马拔地而起,蒸蒸日上,没过一年,就俨然变成了县里的明星企业。可厂长却还是原先的那位厂长。噢,人家现在不叫厂长了,摇身一变,改叫董事长了。
这世界变化太快,那些不适应的人,注定只有弥叹藏舟之速,继而等着被无情淘汰的份儿。
老方原先在厂里干的都是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他一直没混到什么技术工种,更谈不上会混到什么文凭了。刚下岗那一阵子,他到处去找工作,可那些用人单位要么招聘有一技之长的男工,要么招聘长得好看的女工。老方屡屡碰壁,求职无果,又不好意思拉下脸来到菜场上去租个小摊位卖菜,更不好意思像他的那些为数众多的老同事们那样,认命似的在大街上踏个三轮车糊个口。末了,他只能躲在自己的家里,哪儿都不敢去。
原先在厂里工作的时候,老方好像什么都懂一些,可什么都算不上精通,所以到头来,一样都拿不出手,不顶事,就没人要了。显而易见,老方就是那种说起别人的事情来头头是道,可处理起自己的事情来却总是显得一筹莫展、毫无办法的人。这种人,遍地都是。就像古人说的那样,察察小慧,类无大能。
而他那满腹的怨气没地方发泄,只能像一只困兽似的,动辄便朝自己的家人怒吼。酒后更是变本加厉。就这样,吼到最后,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被他吼散了。他老婆带着儿子决然地离开了他。
事实上,城里的工人一旦下岗没了固定收入,那往后的日子过得肯定就要比乡下的农民还要恓惶、艰难,因为乡下的农民毕竟家家都有几亩薄田,只要舍得花力气,下田干活儿,那么一日三餐肯定就不会断顿的。可在城里过日子,每天眼一睁,门一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钱。即便你顿顿喝一碗凉水,也得要及时去缴纳水费,否则自来水公司就会立马断了你家的水。
搏手困穷,无望来秋,谁也不知道那几年老方是怎么熬过来的。
假如时光能够倒退回去,让老方再作一次选择的话,那么他或许就不会再选择“跳出农门”、进城当工人了。当初,他绝对不会想到将来还会有“下岗”这一出。唉,命运真是太会作弄人了。可船至江心补漏迟,毕竟时光永远是汩汩向前的。
后来,老方的一位老同事开了一家综合贸易公司,因为以前在厂里上班时和老方一直处得比较近,所以他就请老方过去做了个办公室主任,以充充门面。老方长得高高大大的,又写得一手好字,以前在厂里上班的时候,墙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生产重地,杜绝火种”等等之类的美术字,都是由他一手包办的。事实上,老方刚下岗那会儿,还曾雄心勃勃地想专门给人家企事业单位写写美术字什么的,可技术日新月异,电脑刻字很快就流行起来了,那东西又快又好,老方就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还有,老方为人比较实诚,虽然不懂得八面玲珑,可能不太适宜一个人出去跑业务,但跟在别人的后面捧个哏什么的应该没问题。
老方跟着那位老同事混了两年多,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去过不少地方,着实是大开了眼界,过了一阵秉烛夜游、笙歌不断的好日子。
可最后,那位老同事却因犯下巨额诈骗罪而被抓进去了。老方是从犯,也被抓进去关了一年零六个月。
所谓的综合贸易公司,其实说穿了就是个皮包公司。两年多的时间里,那位老同事根本就没有做过一桩正经的生意,他带着一伙人千方百计地把别人的货骗回来以后,再低价倾销出去,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还人家的货款。有一年,他们一伙人设下圈套,从重庆的一家摩托车厂骗回来几十台名牌摩托车。后来,全都低价倾销给临县的一个老板了。再后来,一群重庆的警察顺藤摸瓜找上门来了。老方便跟着一起倒霉了。
事实上,老方除了赚个吃吃喝喝以外,一分钱现金都没有分到手。那位老同事先前说好的每个月六百块钱的基本工资也从未兑现过。或许,人家当初就是看中他比较实诚,比较好骗吧。
唉,老方真是忒倒霉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