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读《中外文摘》的时候,看到一个蛮触动的小故事。
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纽约曼哈顿中央火车站买车票,这位中国留学生非常着急,如果不插队就赶不上车了。于是他便和站在排头的黑人大妈说明了情况,黑人大妈同意他插在前面。
让我感动的是,黑人大妈默默地退出了长队,重新排到了队伍的最后方。
我回想起今年4月去吉林长春参加大学舍友婚礼时的一件小事。
婚礼结束后,我直接去了长春火车站。车站的人很多,取票大厅的人尤其多,每一台自助售票机器后方都排了至少20人。于是我选择了其中一个还算顺眼的机器,独自一人默默排在后方。
不知怎的,旁边队伍的机器突然罢工了,机器后方的20多个人开始分散到周围的各个机器上去,有插队的,有排队的,但插队的基本上都会遭到队伍后方人的指责和不满。我是无所谓的,距离开车还有1小时的时间,无论如何都能取到票上火车。
就在我四处张望的时候,一位28岁左右的男士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跑到队伍排头,对排在队伍中的第二位男士说他是旁边队伍的,机器坏了,还有10分钟火车就要发车,时间紧迫,希望能插个队。可第二位男士并没有同意,这位着急上车的男士就把目光转向了排在队伍中第三位的男士。无奈,这位男士也不同意他插队取票。有趣的是,第三位男士取票时,拿出了不下5张身份证,取了大概10张火车票。
一位一位礼貌的问过去,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没有一个人同意他插队,而他也非常执着地非要插在我们这一队。这位男士走到我面前的时候,我下意识的看了手机,从他想要插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分钟。看得出他真的有些不淡定了,四月初的长春天气特别凉爽,他额头上分明渗出了汗水。但依然礼貌地问我,能否让他插队。我在征求了后方两位陌生人的意见的同时看了一眼后方排队的人们,表示同意插队。
他一边取票一边看手表,一边表示感谢,一边自言自语道只剩下7分钟。好不容易拿到票后,他对后方的人表示道歉后,再一次对我表示了感谢,然后飞奔出候车厅,我默默在心里祝他好运,希望他能赶上火车。
大概是从小养成了做事提前的习惯,我总是提前到教室,提前做完作业,提前收拾好书包,提前做好一切事情。虽然现在不会像小时候提前那么多时间,但也依旧会提前准备很多事情,因为不想被时间拿着小皮鞭四处追赶。若是出门,会尽最大的努力给自己预留足够的时间,以防有突发事件,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插队,所以也基本不会去思考有关于排队插队的事情。
可仔细想来,插队这事还真挺有学问。基本上每天每人都有被插队的经历,在公交车上被插队,地铁安检被插队,食堂打饭被插队,医院看病被插队,超市买菜称量水果被插队,出游买票被插队……不只是行人,马路上奔跑的汽车整日也是各种经历被插队,经常在高峰期看到某条路段因为抢车道而引发拥堵。
很多容易发生拥挤插队的地方,都会有工作人员管理,或是放置一些维护设施,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禁止插队现象的发生,可仍然有少部分人素质相对较差。偶尔有人路见不平一声吼“喂,别插队,后面排队去”,不幸的话还可能遭遇毒打和辱骂……
插队一般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有急事,还有一种是强行插队。如果是势弱的一方,遇上没素质还非要插队的人,尽量观察周围的情况再做行动,或是保持沉默,或是挺身而出。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打架骂街的老司机,而且已做好面对唏嘘诘难的准备。虽然正义在你这里,但你一吵不过泼辣货,二打不过混不吝,所以,主持是非公道还是交给警察和爷们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