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
自从农业发展之后,人们开始有了稳定的生活资料,不再每天为生存发愁,也有了多余的时间和能力来发展心智活动。不同族群的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具备特色的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文化群之间经常会互相的融合和交流,形成了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也就是文化圈。
《万古江河》中提到了考古文化的六大文化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中华文化最早的这六个文化圈。
第一个文化圈,以燕北、长城南北地带为中心的北方。
考古发现,这一地区有两个种文化长期叠加,那就是著名的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文化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有时候甚至出现交替前进的情况。又因为这里是农业和牧业的边界地区,所以这里的文化发展,主要呈现出农牧文化交替发展的现象。
第二个文化圈,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这个地方在新石器文化中,又分为鲁西南文化和胶东文化。早期的农业文化在这里被发现,两种文化同时并行,又有一定程度的交流。
第三个文化圈,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中国人常以为中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其实现在的中原和早期的中原不是一个概念。在陇山以西的文化常常和西陲文化紧密相连,而郑州以东的文化,又和山东的文化相交甚多。中原的仰韶文化也分布范围比想象的要窄很多。因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核心,其实是六大文化的综合发展,并非以某一个文化发展为核心。
第四个文化圈,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这一文化圈的自然生态和北方、中原文化完全不同。这里遍布着大小湖泊,主要以稻米的农业,加上渔业和水产业为主要生活方式。太湖文化,从著名的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再到吴越文化,从距今七千年发展到距今两千年,以其独特的环境,形成了独特而悠久的特色文化。
第五个文化圈,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这个文化圈可以分为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两个文化圈。这里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既有北方文化的影响,也受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还受到中层屈家岭文化的影响。后来,因为楚国的兴盛,这里有成为”楚文化“的代表区域。
第六个文化圈,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这一区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东边浙江到福建、台湾以至潮汕地区的沿海丘陵地,中间是赣水溯源,到珠江三角洲,西边是沿着湘水过五岭,入西江流域。这个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利,所以内部有很多小的文化族群,各具特色。
这几大文化开始各自发展,到秦代开始逐渐融合,但仍保留着各地的文化差异至今。所以,今天南北、东西之间的文化差异,如果如果要追溯源头的化,大概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了。
今天的笔记就这些,希望你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