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徐志摩
在我懵懵懂懂的高一,第二堂语文课便学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彼时觉得他浪漫多才。可是深入了解,我便读懂了公子哥的忧郁浪漫,那是悲伤呀!
100年过去了,我仿佛还能看见当初父母包办婚姻时,那个少年的不满和愤懑,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岂是他能当家做主的?有的人说他是渣男,抛弃身怀六甲的张幼仪,我不能完全否定,可我想为他辩解的是一个本来就没见过面丝毫不了解的两个人心又怎么可能走到一起?
遇到林徽因,可能是他最感到荣幸的事。才子配佳人,天生一对,终究只是有缘无分。徐志摩不知道的是,婚姻不是如诗般繁花似锦,婚姻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有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才会有诗和远方。徐志摩不懂得,而林徽因深谙其道理。所以,倘若我是林徽因,我也会选择梁思成。
如果把遇到林徽因比作吊兰---朴实、天真、淡雅、纯洁、希望、宁静,那么遇到陆小曼可能就好比罂粟---痛苦并快乐着。陆小曼是有夫之妇,丈夫王赓毕业于西点军校,按理说他们本应该是幸福的。可是陆小曼遇上了徐志摩,徐志摩对其疯狂追求,陆只好万难与王赓离婚,与徐志摩结婚。可是在那个年代,就算是梁启超这样的先进知识分子,多多少少都有点老封建主义思想,他在徐陆婚礼上破口大骂,终究是不支持他们的结合。而婚后的陆小曼生活奢侈,在社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之下,她甚至吸食鸦片,给徐志摩带来巨大的花销,就算一年不眠不休的教学挣到几百大洋也不够一家人花销。徐陆婚姻的挣扎,终究一悲剧收尾。
想是徐志摩这33年短暂的一生,他该是有诸多的遗憾,便草草收场,是悲伤的浪漫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