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隐私(上)—— 公众场合的漠视

隐私(上)—— 公众场合的漠视

作者: 水怪怪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22:46 被阅读28次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孔子


很多人对公众场合的隐私是毫无感知的。尤其是在医院、银行或车站这样的地方。

那醒目的黄线和“请站在一米线外等候”通常是形同虚设。

大家似乎都感到很焦虑。

一是等待中的焦虑,想快一点办好手头的事;二是怕别人插队的焦虑。似乎如果不步步紧随,随时都会突然跳出一个人抢占原本属于他的位置。却似乎从未考虑过,这种亦步亦趋的行为会对前面那个人造成的困扰和不安。

想象一下,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站在你身侧,你的后颈有时能感觉到对方呼出的热气,有时甚至是难闻的口气,你的背时不时被他/她手里的手机或斜挎的包碰触着。你感到很不舒服,往旁边挪了一小步想避开,可是后面的人亦步亦趋,似乎往前挪动的这一小步,就代表着离排队的窗口和想办的事情近了一大步。

更有甚者,当你好不容易排到了办事的窗口,后面那个人也迫不及待地站到你旁边,作出准备冲刺的姿态。完全不理会是否惊扰到旁边的你,或者探听到不该听的隐私。

我是一个对安全距离比较敏感的人。

安全距离,是心理上的一种说法。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他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处分,就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来源:《心理学的四种空间距离》魏语)

我也是一个对隐私范围比较敏感的人。

如果说,公众场合所造成的困扰,还只是摩肩擦踵的尴尬,那么看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是被无视的病人的尊严。

记得有一次身上起疹子,挂了皮肤科。诊室门口的显示屏上面有七八位待诊病人的名字,可是走廊长条椅上居然一个人也没有。全都围坐一团,密密麻麻地挤在医生办公室里。他们挨个旁若无人地回答医生的询问,旁边的人也聚精会神的听着,姓名,年龄,前一天晚上吃了什么,甚至今天早上出恭的情况等等等等。我实在听不下去,一个人坐在门外的长廊候着,直到听到自己的名字。进去后,我将下一位试图留在那里的病友请出去,然后关上了门。

还有一次,陪妈妈去做心电图检查,进去后发现上一个男病人还在一旁等待结果。而医生居然也没有任何异议地指示妈妈躺下,衣服掀起来。虽然妈妈没有说什么,我立刻有了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于是我让妈妈等一等,客气地请上一位病人出去,并守在帘子旁边,因为不时会有病人进来查看自己的结果。

在医院,医生就是病人的权威,所以很多时候医生说的话病人即使心中有疑惑也可能迟疑着去做。当然,我相信可能只是因为我所在的这个小城对这方面的宣传不重视不到位,不是所有的医院所有的医生都这样。但我同时也相信,这样的现象仍有很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诊室发生着。

我无法理解,似乎大家对自己闯入别人的安全距离或者隐私范围完全无感知,丝毫不觉得可能会造成别人的心里不适感。同样地,也有人对自己的“被侵犯”毫不在意,竟慷慨大方地跟大众分享着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或许也有一些人,只是没有勇气去对别人说“请你退后一点,请你先出去,好吗?”。

尊重别人的安全距离和隐私范围,就跟进入别人的房间要先敲门一样,是一种礼貌。同样的,自己的安全距离和隐私范围,如果被侵犯,如果有了不舒服的感觉,也不该强忍着,而是要有勇气去解决。

也许很多时候,别人也只是需要一句提醒而已。

相关文章

  • 隐私(上)—— 公众场合的漠视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孔子 很多人对...

  • 公众场合的突破

    从上周四到这周二,主持三场活动,带一场培训,充分的体验到实践的重要性。 主持,引导,培训,作为我三个月的成长目标,...

  • 公众场合的说话之道

    本不是写怎么说话大道理,但是今早发生的这个例子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事件发生经过: 早上参加某个会议时,领导做出了一...

  • 公众场合的情绪疏导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公众场合下疏导情绪激动的孩子——没有什么比当着所有人的面和孩子争执不下更丢人的了。 假设你正在...

  • 不要在公众场合谈论是非

    不要在公众场合谈论是非! 不要在公众场合谈论是非!! 不要在公众场合谈论是非!!!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哪怕是一句...

  • 平等对待孩子

    《育儿念》 孩子在公众场合对父母大喊大叫,其实是父母在公众场合不顾孩子的面子,喊过孩子。每当我看到这样在公众场合大...

  • 面对连续被拒绝,你会怎么做?

    过了基础的公众场合演讲以后,来到了一对一的直面陌生人的关卡,这个关卡比公众场合演讲更有难度,在公众场合演讲,...

  • 2018.4.3 第三周期 day2 张俊秀Victoria

    有组织集体复盘是蛮好的,易养成勤复盘好习惯,可毕竟是公众场合,个人隐私不便说出。 我想问自己: 1.当初我是怎么想...

  • 2016.01.09

    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从别人手中借纸与笔是件较为困难的事,他们像是对其不太在意,或者在一些场合漠视它们,借钱就难上加...

  • 公众场合怎么说话?

    很多人在需要站起来讲话的时候都好紧张,不知道说什么,一想到上台就嗓子发紧,声音和腿都在抖,生怕说错了忘词了被别人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私(上)—— 公众场合的漠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fc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