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关肝关心关
手腕骨上三寸,叫肠关,再上三寸是肝关,再上三寸是心关。所以在骨头的上方是小肠经,在骨头下方这边有三个穴道。
need-to-insert-img
肠关穴:拉肚子找厕所,手压肠关,压到时心里同时要想我不想上厕所,大概想三次,便意就没有了。你如果便意很强,就一直不断的压着它,确定找到厕所,裤子都脱了,再把手放开,紧急时可以帮助自己。
也可以下针,用来防止下痢。少腹的痛,像肠绞痛,如果三阴交,公孙,关元,中极下去,但腹部还痛。就下肠关,痛当场就去掉了,就是那么快。
肝关穴:如果痛右边,就下左边的肝关,下对侧,针下去平补平泻,痛就慢慢去掉了。肝病也可以下肝关。因为是经外奇穴,所以无所谓补泻,平补平泻。
心关穴:就是治心脏症状的,也无所谓虚实,不管是心脏的虚症实症,都可在心关下针。
支正穴:阳谷穴上五寸,手太阳小肠经的络穴,虚实都可下针,实则节弛肘废,手臂没有力气,泻之。虚则生疣,生了很多疣在皮肤表面上,都可用支正
小海穴:手太阳小肠经的合穴,也就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子穴。小海穴压会很麻,浅针,一寸针即可。生疣在小海穴下针也非常好#话题生疣
臑腧穴:手太阳、阳维、阳蹻三脉之会,不太常用,知道位置即可
肩贞穴:不太常用,知道位置即可
天宗穴:不太常用,但是肩胛骨上痛属于手太阳小肠经
秉风穴:不太常用,知道位置即可
曲桓穴:不太常用,知道位置即可
肩外俞穴:项强的近取穴,向外斜刺
need-to-insert-img
肩中俞穴:项强的近取穴,向外斜刺要在前一寸或半寸,要看针的长短,针斜刺大约是30度角。
天窗穴:近取穴,喉咙问题可以下针
天容穴:近取穴,甲状腺问题可以下针。
颧髎穴:不太常用,知道位置即可,偶尔上牙痛会下针
听宫穴:先闭口,再嘴张开,就有一个骨缝跑出来。以前面这个骨缝为准,分上中下,上面叫耳门,中间是听宫,下面是听会。那顾名思义,耳门听宫听会,都是治疗耳朵化脓、发炎、耳鸣、通通可以下听宫。要病人开口,放个毛巾之类的东西在嘴巴。这三个穴道不要留针很久。老师在这里介绍了麝香矾石散治疗耳朵流脓。#耳鸣和耳朵潮湿流脓
今天记到这里,视频其实还有三四分钟结束,但是到这里刚好是手太阳小肠经讲完,也选择先到这里了。小肠的重要性一直被忽视的。小肠在现代医学里认为是起消化作用。《黄帝内经》里也讲到,化物出焉。但是小肠被称为“第二心脏”更主要是它为周边其他脏腑提供热量的来源。如果小肠热量不够,其他周边脏腑都会有寒,肠寒便秘,尿频尿急,口舌干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男科妇科等症状就会找来。当让消化不良,肠鸣放屁。这些更不用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调理好小肠。#话题小肠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