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怎样做“弟子”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07:27 被阅读50次

《弟子规》中的“弟子”,指的是愿意遵循圣贤教诲的弟子,愿意利他的人;也泛指所有拜师学艺,想增长才干、不想虚度人生的人。

那么,怎样做“弟子”呢?

一、立志做圣贤

朱熹说:“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做弟子首先要志在学圣贤,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

圣贤的教诲首先在知“礼”。“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如果孩子有叛逆、好动、沉溺网络,不愿与人交往的表现,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从学习《弟子规》的礼仪开始。学习《弟子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不良风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系统教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做起。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礼仪的好处,利人利己。

一个懂得礼仪知行之人,必定是一个有道德之人,那么在以后的成长中,必定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必定是成就人生大器之人。

二、每日“三省吾身”

“防邪存诚”,不断擦去心灵上的尘垢,积累正能量。小错误就如漏斗,不及时把错误纠正,你既是也做好事,但积累的福气都从漏斗里漏出去了。大错误如被毒蛇咬,会危及生命。小错误不及时纠正,慢慢就会变成大错误,就会影响人生的前程。

“三省吾身”贵在知行合一,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足,家长也要天天向上。 家长要侧重于孩子的心灵成长,侧重于“理智在前”的开智教育,就是使孩子知道哪些事该做不该做,从道理上教会孩子怎样做好人; 侧重于孩子心念上的“自我教育”;第三 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所谓的“棘手问题”,不要“等、靠、推”,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从“事实上改”。

三、尊敬老师

康有为说:“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很多孩子学无所成,关键是不尊重老师。孩子上课随便说话,不爱写作业,根本原因是孩子对老师的恭敬心不够。老师稍微批评一下,就认为老师不好,有的家长也很糊涂,在一旁推波助澜,搞得老师也无法教育。

更可惜的是,有的孩子因为老师的批评,就和老师对着干,导致偏科,有的孩子渐渐学习就跟不上了,只能中途退学。我在和这些孩子聊天时,都是有所悔悟。如果年龄可以倒回,他们一定会认真听老师的教诲,好好学习。

梁启超说:“片言之赐,皆事师也”。古代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心起来了,就能做一个好弟子。

四、敏而好学

遵照孔子的教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若能做到“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则更好。

孔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孔子曾经跟从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他一段旋律,孔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于是,试弹了一下,师襄子认为弹的不错,可以继续学下一首了。孔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说:“老师,我虽然学会了曲谱,我觉得我还没有掌握这首旋律的"数"(即节奏)。”

师襄子一听,觉得这个学生真是了不起。孔子又练了一段时间,掌握了节奏,真正拨动了这首旋律的心弦。师襄子也被感动了,想继续教孔子下一首,但孔子说:“老师,我还没有掌握这首旋律的主旨。”就是说他要掌握作这首曲的作者的思想,真正理解曲子的主题思想,领会作者的意境。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被他精妙的弹奏迷住了。一曲终了,师襄子长长吁了一口气说:“你已经领会了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还是说:“我虽然弹得有点像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请师襄子来听琴。一曲既罢,师襄子感慨地问:“你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孔子兴奋地说:“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是周文王吗?”

师襄子赶紧离席拜谢,既惊讶又敬佩,激动地说:“你说得很对!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你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这就是孔子的“敏而好学”!孔子后来成了当时第一流的音乐家,他编订《诗经》,305首曲子自己全部能弹唱下来。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如果没有用心的境界、人格的升华是决然办不到。

【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诸葛亮《诫子书》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减少浮躁气,提升人的高贵气质,为自己和家庭积福。 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弟子规》,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近百篇《论语》不可错失的学习,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汉字活解”。谢谢!

相关文章

  • 第七课:怎样做“弟子”

    《弟子规》中的“弟子”,指的是愿意遵循圣贤教诲的弟子,愿意利他的人;也泛指所有拜师学艺,想增长才干、不想虚度人生的...

  • 法师开示:怎样做弟子

    净宗法师:怎样做弟子! 一、师视弟子 1.如父母爱子,扶之养之,盼其长大。 2.如农夫种稼,助之耘之,望其收成。 ...

  • 论语

    论语这本书主要讲了孔子和他的弟子日常对话的过程,他们对话主要是孔子的弟子问孔子怎样做才能是君子。 学而第...

  • 怎样破冰?

    《沟通训练》打卡 第七课 卡位:怎样破冰? 初次认识,怎样自我介绍?怎样才能跟对方拉近距离消除陌生感?怎样在往后才...

  • 卡位:怎样破冰?

    《沟通训练》打卡 第七课 卡位:怎样破冰? 初次认识,怎样自我介绍?怎样才能跟对方拉近距离消除陌生感?怎样在往后才...

  • 《弟子规》第七课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亲有疾,药先尝;...

  • 奇迹是什么?

    弟子问师父:“怎样创造奇迹?”师父答:“你现在为我烧饭,一会告诉你。” 饭熟后,师父说:“你开始做...

  • 社大第七课:抬头

    社大第七课:抬头 日期:2018年4月29日 天气:藏着眼泪 该怎样举案齐眉,像临危不惧的人,该怎样掩盖事实,让剧...

  • 除去杂草的最佳方法

    一位禅师不久将离世,他和众弟子围坐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地上。 禅师问弟子:怎样才能拔掉野草呢? 一弟子说:用铲子铲掉;...

  • 💛遁入空门=心无所住=染净皆空💚

    弟子:师父,佛教经常说的“遁入空门”怎样理解呢? 师父:心无所住即是。 弟子:师父,“遁入空门”不是要把头发剃光吗...

网友评论

  • f7f94b594d9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就思考与实践过程。感谢老师点悟。
  • 97f4cfed322a:学习“弟子规”知礼、明礼、懂礼。
  • 14102f329f46:拜老师的佳作,成了清必修的早课。感恩您彭老师!

本文标题:第七课:怎样做“弟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jk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