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人取名的学问

古人取名的学问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3-12 13:09 被阅读0次

读《左传·桓公六年》申繻论命名一段,大长见识,遂拓展读之,致有此篇小记。

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是以大物不可以命。

桓公向申繻询问取名字的事。申繻回答说:“取名有五种方式,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用出生的符号特征来命名是信,用德行或祥瑞的意象来命名是义,用类似的生理特征来命名是象,假借各种物品的名称来命名叫假,用与父辈有关的字眼来命名是类。命名不用国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畜牲名,不用器物礼品名。……所以大的事物不可以用来命名。”

下面我举例说明一下这五种命名方式:

其一,信,用出生时的符号特征来命名,如西周时的唐叔虞出生,手掌上有个字像“虞”字,所以名虞。

其二,义,以德为义,德者意美,用好字眼来命名,文王领导之周国必昌盛,故名“昌”。

其三,象,以生理特征来命名,孔子生而首上圩顶,边高中下,形似丘,故名“丘”。

其四,假,假借物品来命名,如孔子之子名鲤,因出生时,鲁昭公送一鲤鱼祝贺,故孔子起子名为鲤,守伯鱼。

其五,类,用与父辈相关的字眼命名,如陆放翁之母临盆前梦见秦观(字少游),故取名“游”,字“务观” ,此取于广义之父辈为类。

其他不可命名的六种情况就不展开说了,总之一句话,大物不可以命名,名字不能太大了,压不住,或受不住。

相关文章

  • 古人取名的学问

    读《左传·桓公六年》申繻论命名一段,大长见识,遂拓展读之,致有此篇小记。 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

  • 古人取名有何讲究?姓名中的那些学问

    姓名是一个人的称呼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作为典型的标识符号,在古代,最初的“名”和“字”是有区别的。古人取“...

  • 古人是如何取名的?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

  • 取名字的学问

    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含了人的精、气、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体符号,而且对人的情绪、智力、婚...

  • 取名字的学问

    最近这几天一直围绕着取名字的事,给别人家孩子起名字一点也不像给自己孩子起名字,自己喜欢就好。 对孩子的全部希望浓缩...

  • 如何取名-名字中的学问

    古人有名有字,《颜氏家训》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那么,名与字有什么区别呢? 名为谦称,字为尊称 名为谦称,主...

  • 古人如何取名、字、号

    |何谓名、字、号| 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

  • 给宝宝取名,大有学问

    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家里人都想给他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因为长辈们都有一个说法,说孩子的名字好坏会决定他的一生。...

  • 6: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

  • 只需要注意这七个方面的问题,取名就能大吉大利

    父母为孩子取名通常都是精挑细选,心中怀着美好的希望,相信“人如其名”。古人的智慧写成了《周易姓名学》这样的取名古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人取名的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jq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