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让孩子轻松阅读的书籍有童话故事,探险之类的小说也是孩子极为喜欢的。这些书可能让孩子着迷。不过这些书仍旧需要父母来分析和判断。父母记住:
培养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好习惯,即使很轻松地完成了家庭作业。以后,当孩子进入更高年级时,学习很是优秀,也要在五年前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不断进步。
以色列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科治博士提出了孩子阅读的六种方法,可倍增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能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这六种方法是:
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对着书本,每日温习一段时间,只要持之以恒,比长时间苦读更加有效。
吃饱后不要让孩子阅读,因为饭后血液会流向胃部帮助消化,脑部的血液便相对减少,如果此时勉强阅读,会让孩子头昏脑涨。
寻找孩子的“生物钟”,有些孩子早上特别精神,有的孩子晚上才能够集中精力,父母要帮助孩子选择这段时间全力学习。
孩子阅读之时,不要靠近喧哗的地方,不要边听音乐边阅读,尽可能找一个宁静的地方阅读,不然就会心有杂念,学习起来事倍功半。
孩子学习新课题时,尽量用自己的文字演绎里面的知识或理论,先别理会一些专有名词,到完全理解和熟悉之后,才背熟这些名词。
尽量让孩子一次学习或是温习一个课题,例如要背熟一首诗,最好是全篇背诵,避免逐句逐段去记。
在生活中有很多不会读书的人,这种人虽然有求知的欲望,却不能随心所欲地阅读,因为他们不了解读书的诀窍。一般不会读书的人他们手中有一本书时,总是从第一页的第一行,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然而,有些书籍的前几页或者是前面的一部分,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因此,这种阅读总是让人大失所望。
父母可以这样来辅导孩子阅读:
如果一本书的前几页不能让孩子感兴趣,就不要让孩子去从头到尾地阅读。因为阅读完全是由孩子自己内心有所企求才读的,即使这本书是自己所喜欢的,也未必从头到尾都合乎孩子的要求。当然有些必读书除外。
有些有深度的文章或者说是诗,就得要求孩子一字一句地去阅读。
讨论一个问题或是某个评论之类的文章,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不要让孩子硬着头皮逐字逐句去读。有些书籍厚达几百页,可真正所要说的东西只占几十页,如果读二三十页就可以了解作者的论点,就不需要去阅读那些冗长无味的叙述了。
有些书籍,只需要孩子阅读序言就可以了解该书的主题和作者的态度,那么就不必阅读全文。
有些书籍可以先浏览目录,选择有趣的部分来读。
真正的读书,并非按部就班地读那些铅字,而是把握自己所需要的部分,跳过自己所不需要的部分。
不要让孩子认为“读书就得记忆,若不记忆,不能算是读书”,这种念头会让孩子视读书为畏途。
凡是孩子专心阅读的书籍,即使未能记住,也能让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有益的汲取。
对于读书感到索然无味的孩子,往往是未能找到他自己所需要的书,或者说是盲目地听从了社会的批评或是相信书店的广告。
让孩子不要对书籍望而生畏,让孩子随着自己的意愿去读书,这就是读书最为重要的原则,只有这样,读书才能给孩子的日常生活带来无穷的喜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