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循环的烙印
第三章:宿命轮回
与林曦的恋爱,像一株被勉强嫁接在陈孤永这片贫瘠土壤上的植物。它确实开出了短暂的花,那抹亮色曾让他错觉寒冬已过。然而,根系无法真正融合,土壤深处的冰冷与排异性,终究会显现出来。当恋情走向婚姻的现实关口,那些被暂时掩盖的裂痕,便以更狰狞的姿态,初现并迅速蔓延。
婚姻的试炼,首先来自见家长。去林曦家那天,他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在继母冰冷目光下无所适从的少年。林曦家在省城一个整洁的机关大院,父母是温和知礼的中学教师。他们客气地接待了他,询问他的专业、家庭、未来的打算。每一个问题都像一道考题,他回答得谨慎而干巴,试图用最简略的语言掩盖身后那片狼藉的废墟。他能感觉到,那种知识分子家庭特有的、不动声色的审视。他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却如坐针毡,感觉自己与这里精致却朴素的格调格格不入。林曦母亲给他削苹果时,那温和的笑容背后,似乎也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筹备婚礼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漫长的、消磨情感的拉锯战。每一步都充满了各种妥协,而每一次妥协,都让陈孤永感到一种自我的剥离。关于婚礼的规模,林曦家希望按本地风俗办得热闹些,邀请亲戚同事;而陈孤永只想最简单安静地领个证,他甚至无法想象,在那个所谓的“喜宴”上,他该如何面对继母可能出现的冰冷面孔,以及父亲那沉默而尴尬的身影。关于彩礼和嫁妆,更是他极力想要回避的话题,那会赤裸裸地揭开他家庭经济的窘迫和情感的荒漠。每一次讨论,都像是在他脆弱的自尊上又划开一道口子。
矛盾终于在新房布置中爆发了。所谓新房,不过是学校附近租来的一间简陋筒子楼单间。林曦兴致勃勃地买了红色的剪纸窗花,印着双喜字的床单,想要营造一点喜庆的气氛。陈孤永看着那刺目的红色,却只觉得扎眼,那热闹的符号仿佛在嘲讽他内心的孤寂。
“非要贴这个吗?”他皱着眉,语气生硬。
“结婚啊,总要有点样子吧?”林曦不解地看着他。
“我觉得……很俗气。”他脱口而出,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林曦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委屈、失望、还有长久以来被压抑的不满,在这一刻找到了出口。
“俗气?陈孤永,在你眼里什么是不俗气的?是你永远都像块木头一样没反应?是你连碰我一下都像碰到脏东西?是我们家体谅你,什么都尽量从简,换来的就是你一句‘俗气’?”她的话语像连珠炮,带着哭腔,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激烈争吵。
陈孤永哑口无言。他看着林曦通红的眼眶和颤抖的肩膀,内心涌起巨大的恐慌和无力感。他想解释,想拥抱她,但那层无形的壁垒再次出现,将他牢牢禁锢。他只能站在原地,像一尊冰冷的石像。
婚后生活,并未如童话般展开。那张红色的双喜字床单,最终还是铺上了,但鲜艳的色彩反而衬得这间小屋更加清冷。陈孤永发现自己正在不自觉地重复着父亲在婚姻中的逃避行为。
他开始以“加班”为由滞留办公室。其实并没有什么紧急的工作,他只是需要一個远离那个被称为“家”的空间。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他才能获得片刻喘息。那种感觉,与记忆中父亲背着气枪出门时的背影,何其相似。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无形的命运之线,将他与那个他一度想要逃离的父亲,紧紧捆绑在一起。
林曦的泪水,变得越来越频繁。起初,他还会感到心疼和愧疚,试图用笨拙的方式安慰。但次数多了,一种莫名的厌倦和更深层的无措开始滋生。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汹涌的情绪,就像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继母当年的冷暴力。他只能沉默,或者找借口离开,留下林曦一个人对着冰冷的墙壁哭泣。
某个深夜,他从一场混乱的梦中惊醒。梦里,继母冰冷的脸和林曦流泪的脸交替出现。他口干舌燥,起身去厨房喝水。经过洗手间时,他无意中瞥了一眼镜子。
镜子里的人,面色苍白,眼神空洞,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涩的向下弧度。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
他突然在镜中看见父亲的脸。
不是外貌上的完全相似,而是那种神态,那种被生活与婚姻磨砺后的疲惫、麻木、以及深藏在眼底的、无法言说的孤独与逃避。那种神似,像一道惊雷,劈开了他所有的自我认知。
他不是在重复父亲的行为,他根本就是在成为父亲!
这个认知带来的崩溃,比任何一次与林曦的争吵都更加彻底。他一直以为自己在反抗命运,逃离原生家庭的阴影,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沿着父辈的轨迹,滑向同一个悲剧的终点。孤独,像一种遗传病,早已深植在他的基因里。婚姻,不是救赎,而是将这病灶彻底激活的催化剂。
他扶着冰冷的洗手池,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看着镜中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带着父亲影子的自己,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
永逝的独奏,在这一章,奏响了它最沉重、也最宿命论的乐章。循环的烙印,不再是模糊的预感,而是清晰地刻在了他的灵魂之上。他试图逃离的孤城,原来一直在他心里。他试图摆脱的父亲的身影,原来早已与他合二为一。
窗外,城市的霓虹无声闪烁。镜子里,那个酷似父亲的青年,眼中只剩下无边的、认命般的荒凉。这场婚姻,这面镜子,让他终于看清了自已无可更改的孤独底色。而这条轮回之路,他才刚刚走了一半,前路漫漫,却似乎早已看到了尽头——那片与父辈如出一辙的、永恒的、寂静的荒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