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军迷历史
他号称铁血宰相俾斯麦,和伊藤博文谈判的时候,只有点头的份

他号称铁血宰相俾斯麦,和伊藤博文谈判的时候,只有点头的份

作者: 王老师聊围棋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08:21 被阅读365次

李鸿章是大清史上第一个外交家。

历史给了李鸿章一扇精彩的窗户,就是他有幸能够在他晚年的时候,能够游历欧美。或许是由于李鸿章的傲慢吧,他的眼里只有器物之美,但是器物之外的东西,他却是不削一顾的。

当李鸿章游历到英国的时候,他对英国的一台缝纫机特别的着迷,不惜用重金,给慈禧太后买回一台,但是,当他在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议院旁听时,觉得那是一窝蜂的吵架,说“无甚可观。”

作为大清的栋梁,眼里不能容物,是有情可原的,但是,不注意发现和吸取他国的优秀的经验,是这个国家止步不前的根本。

李鸿章在对待外夷方面,他的态度是在改变的,随着大清一败再败,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大致的规律是前期是骄傲傲慢的,后期是恭维的。

我们先从濮兰德的《李鸿章》里说起,记载了一个74岁的李鸿章在一个英国人的眼里的形象。

“我刚从议院里出来,突然和李鸿章打了个照面,他正在领入听取辩论。他好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异乡人。

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坚定举止端庄,向他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投以感激优雅的微笑。他的神采给人以威严的感觉,他自信超然,然而又文雅和对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优越感。

确实是,李鸿章的个头接近1米8个个头,堂堂的仪表,就是站在外夷的前面,一点儿也不逊色。

李鸿章在和“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会见的时候,两个人可以说神交已久,毕竟他们两个都是各个国家的中流的砥柱。

其中有一个版本没有得到未得到查证,就是在1896年6月,乍见面时,两个人互相客气了一番,可是当俾斯麦说出“我闻有称阁下为东方的俾斯麦,李鸿章当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噫!我只听说过有位西方的李鸿章,可是阁下?

另外,日本的名臣伊藤博文,也受过李鸿章的气,这是有据可靠的。

在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记载,大体的意思就是中法战争的时候,由于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但在朝鲜发生了袭击日本使馆的事情,就趁中国的多是之秋,伊藤博文来到天津,他来的时候,可以气势汹汹的,但当见到李鸿章的时候,被他的尊严所威慑,竟然吓得伊藤博文心有余悸。

有句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过了仅仅的十年之后,李鸿章不伊藤博文还要不堪,为什么呢?

李鸿章竟然亲自去日本求和了,作为天朝的外交官,一直是傲然不屈的,但现在天朝老臣为何忍气吞声呢?

在谈判桌上,伊藤博文耍的就是横,其实给李鸿章选择的权利就没有,就只有点头的份,连摇头拒绝的权利都没有。

其实,万物皆然,只有国家强盛了,我们的腰杆才能挺得更直!在任何一个朝代和国家都是如此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4489e495854:弱国无外交,与人无尤,清王朝积重难返,亡国也是潮流。
    王老师聊围棋:@那个像风一样的姑娘 ,您的评论很中肯。
  • 221d1f14232e:李鸿章真的不是卖国贼。至少人家还洋务运动呢。就算是自救,他心中始终是大清朝廷与国家至上。
    一位清朝忠臣、重臣却被冤枉数百年,现在这些没脑子的精日分子居然只是行政处分。
    呵呵。
  • wan208:嘴巴再厉害,国家却积贫积弱,也是枉然。如果俾斯麦当大清国宰相,也是无用的。没有实力,说什么也白搭。
    wan208:@霞绮江练聊历史 说的对,李鸿章已经尽力了,说他卖国,实在是冤枉他了,不知道,事后日本方面给他什么好处了?😄
    王老师聊围棋:@青林子 是的!只有国家富强了,说话才有份量!
  • tian先森_bb76:李鸿章替慈禧背锅背了这么久,也该放下了。
    tian先森_bb76:@霞绮江练聊历史 一般,见笑了
    王老师聊围棋:@tian先森_bb76 你看问题很深刻

本文标题:他号称铁血宰相俾斯麦,和伊藤博文谈判的时候,只有点头的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of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