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履受书

作者: 惊恐的麻雀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17:28 被阅读0次

话说张良在桥上闲游的时候,遇到一个白发老人,先是让他到桥下拾鞋子,接着又屡次三番的比谁起得早,屡试过关之后才给他一本《太公兵法》,之后张良借助这本书,帮助沛公坐稳天下。

这事看来有些奇怪。

太公和张良相去近千年,他的兵法流世已久,能得到此书的,也不止张良一人,为何他就能深谙精髓,取得成就呢?想必张良的才干不会仅仅因为得到了一本书而绽放光彩。

所以,圯上老人赠的书并非关键,对旷世人才的点拨才是关键啊。

张良出身名门贵族,祖父、父亲均为大周诸侯国韩国的相国,辅佐过五代国君。本来张良的才干也是可以承袭相国职务的,无奈韩国被秦所灭,英雄没了用武之地。

英雄自然不会纠缠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也不会满脑子油盐酱醋茶,谋国谋天下才是他们要做的。

后来,在张良的鼓动下,有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此举算是谋国,但本来是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张良,却想用这种办法达到目的,显然不是大谋略。

后张良大难不死。圯上老人甚为惋惜,观察许久,才想了个点拨的办法:反复点化、点拨张良,为大事者,需懂得隐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张良深受启发、深谙其道,后来不仅影响沛公打败了项羽,成就了霸业,自己也成为了“汉初三杰”之首,且是三杰之中唯一保全了自己的一位。


看来,当初圯上老人导演一出纳履受书的剧目中,受书并不重要,纳履点拨才是关键啊。

相关文章

  • 纳履受书

    话说张良在桥上闲游的时候,遇到一个白发老人,先是让他到桥下拾鞋子,接着又屡次三番的比谁起得早,屡试过关之后才给他一...

  • 辋川纳履

    那日蓝田初秋青阳高爽 辋川古寨簇新的漆迹 草叶肥绿丝毫不显衰色 露浓且久卓午赶履仍是湿了透了 溪谷沙渚除褪又晾裹巾...

  • 拾鞋纳履

    博浪沙刺杀秦皇失败后,张良便隐姓埋名,住在下邳。幸好毕竟为韩相后人,还有一些积蓄,不用劳苦。后来皇帝西归,追捕渐渐...

  • 会发光的日子之六十六《常礼举要》处世之十二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里一定会种着瓜长着瓜,而瓜多数是长在地上,西瓜,南瓜, 一般认为“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

  • 一日一书

    君子防未然, 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 李下不正冠。

  • 植物创意摄影204——冬至

    植物创意摄影204——冬至冬至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取材:红花檵木)

  • 【七言双嵌】

    【富】裕贫穷【福】祸连, 【在】人在命【在】机缘。 【知】书达理【受】称赞, 【足】智多谋【谏】纳贤。 【贵】显华...

  • 知我者言

    金线穿堂纳成履,浣花门外合新衣。 来时谬赞三秋树,我本江湖一鄙夫。

  • 《养脾胃就是养命》学习2人的气血之源-脾胃

    1、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养生要重视脾胃 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所谓受纳就是接受和容纳,腐熟就是食物经过胃的初...

  • 不惑

    蛟龙八千丈,鲲鹏万里长,蝼蚁足八只,草履放毫光,何为存? 问道于书,曰:观之清明矣! 古语云:发肤身体,受之父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纳履受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qv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