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有女,名曰费氏,青城人氏,容若春棠,眸似秋水,时人谓之“花蕊”,言其色胜群芳,神如仙蕊。
年十五,入宫闱,侍后主孟昶。帝见而倾心,赐居摩诃池畔,琼楼玉宇,夜夜笙歌。
然夫人非俗艳,常执卷于水殿,素手拂琴,朱唇吐玉。
尝作《宫词》百篇,记蜀宫华宴、霓裳舞影,然字句间隐有忧色。
一日,孟昶携群臣宴饮,命人取冰雕山峦为景,金盘盛荔枝为肴。
夫人黛眉微蹙,提笔书曰:“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帝大笑,以为赞其奢丽,不知讽其耽溺享乐也。
乾德三年,宋师压境,蜀地烽火连天。
孟昶犹醉摩诃池上,闻战鼓骤起,惶然掷杯。
夫人泣谏:“陛下若肯披甲亲征,蜀中十四万儿郎,岂无热血?”帝默然,终命树降旗于城楼。
是夜,夫人焚旧稿于庭,灰烬如蝶,绕池三匝而散。
及至汴京,赵匡胤召见,命赋亡国诗。
夫人白衣素面,昂首朗吟:“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满朝文武皆赧然。
太祖叹其才,纳入后宫,然夫人闭门谢宠,唯悬一画于密室,日夜对之垂泪。
或问画中何人,答曰:“此乃蜀中张仙,佑人子嗣。”汴京妇人竞相效仿,遂成风俗。
忽一日,太宗赵光义猎于郊野,夫人随驾。
林深雾重时,忽闻悲雁哀鸣,夫人仰天泣曰:“摩诃池上雁,可识故国云?”语未毕,一箭破风而至,血染罗裳。
太宗佯作失手,掷弓长叹:“误中花蕊,惜哉!”夫人含笑阖目,袖中落纸一片,上书:“宁作蜀地鬼,不为汴京魂。”
后人过摩诃池旧址,犹闻风中呜咽,似宫词遗韵,如泣如诉。
或言夫人精魂不灭,化青城山间一株雪棠,花开时蕊含冰露,宛若当年泪痕。
乱世红颜,多陷薄命之名。然观花蕊之诗,铮铮如铁,其志岂逊男儿?亡国非女子罪,青史偏苛蛾眉。可叹摩诃池月,曾照冰骨,终随蜀水东流!
【身份背景】
花蕊夫人(费贵妃,后蜀)
身份: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
姓名:花蕊夫人(生卒年不详),历史上存在身份争议,一般认为她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姓费(一说姓徐)。
称号:“花蕊夫人”取自她的美貌与才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
时代: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政权,934–965年)。
贡献:以才华横溢著称,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宫廷生活与亡国之痛。后蜀灭亡后,她的《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流传甚广,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
影响:被视为五代十国时期女性文人的代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