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民法典—意思表示

民法典—意思表示

作者: 朱泙漫 | 来源:发表于2021-02-09 08:23 被阅读0次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二个)

① 表意人为意思表示时对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了具有交易上重要性的认识错误。对意思表示内容的认识错误主要包括:

(a) 对法律行为性质的错误(如误将买卖的要约当做赠与的要约予以承诺)。

(b) 对人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宗教信仰、政治立场、犯罪前科、职业能力、信 用状况等)的错误。须注意:“人”不仅包括“合同当事人”,还包括与合同有 关的“第三人”。 (c) 对标的物的性质(如品种、质量、规格)和标的物数量的错误(如将出售 10 万 卷卫生纸的要约当作做 1 千卷而为承诺)。 (d) 误传、误写、误说(欲以 5000 元出售手机,误说成 500 元)。

② 表意人因该错误无意(非有意)作出了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即按照意思表示解释规则, 表意人表达出来的意思是“按照 B 内容发生法律效果”,表意人能够证明其实施意思表 示时追求、希望的是“按照 A 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且 A 与 B 存在不能忽略的重大差异

§§意思表示的要素

(一)意思表示的要素有二:第一,内心意思;第二,表示行为。

内心意思包括:

第一,行为意思(受意志控制的有意作出表示的意识);

第二,表示意 思(认识到自己的表示具有民法上意义的意识);

第三,效果意思(希望通过表示发生 特定民法效果的意思)。

(二)表示行为,指表意人将内心意思表达于外的方式,系意思表示的外部要素。“能够引起法律 后果的并非单纯的内心意思,而是被表达出来的意思。”表示行为的载体(方式)包括明示、 默示和沉默三类

相关文章

  • 《民法典》---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基础理论【请求权基础】 ★★★《民法典》第 133 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

  • 民法典—意思表示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二个) ① 表意人为意思表示时对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了具有交易上重要性的认识错误。对意思表示内容...

  • 《民法典》---意思表示的独立性

    ★★★《民法典》第507条【争议解决条款的独立性】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

  • 订立口头合同,要注意防范哪些法律风险?

    提要 规定意思表示“到达即生效”,会损害接收方的利益吗? 订立口头合同,要注意防范哪些法律风险? 为什么《民法典》...

  • 合同生效的要件瑕疵的结果

    《民法典》第143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

  •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

  • 《民法典》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

  • 这表示什么意思

    我有点奇怪,为什么回来的时候看见那个穿着五分短裤的女孩子。 反正觉得挺高挺直的,很大方。 有点嫉妒。扎眼。 其他的...

  • 【律师手记】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从《民法典》第1064条说起

    第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

  • 展示一下刚上完的《形式与政策》课

    今天,邓老师从四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民法典: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民法典编撰的历程,民法典的主要内容,以及民法典内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法典—意思表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uq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