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经常去的猫空书店,来店的人少得可怜。不禁在内心犯嘀咕,照这样下去,猫空还能坚持多久。
自从当当网出现后,实体书店倒了一批又一批。去年的疫情又加剧了线下实体书店的灭亡书店,有很多有特色的书店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房租面临闭店的风险。有时候,我不禁在思考,在网络时代,实体书店还有未来吗?
小时候经常在大街小巷看到的新华书店,如今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是各种有特色的书店。可是书店只买书真的能生存下去吗,恐怕很难,所以时代为书店注入了新的元素,文创产品开始出现在书店的各个角落。说实话,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书店买书,甚至说去书店看书的人也少之又少,书在书店之中已成为了一个装饰性元素。
依稀记得猫空开业那天的火爆场面,可是对于陌生元素的新鲜感一过,去猫空的人就少了许多。说实话,中国的文创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以至于书店的文创产品更新速度跟不上。对于热爱文创产品的顾客来说,每次来都看到同样的东西,总是会产生视觉疲劳。最重要的是他会感觉来这里没有什么收获,以至于下次就不会再来了。
书店除了卖文创就是卖饮品,说实话前几年这种书搭配饮品的环境还是挺受欢迎的,但随着读书人群的减少,也很少有人愿意专门去书店喝咖啡吧。所以说这部分群体也逐渐的在削减。
我一直在思考,未来的书店该以怎样的姿态出现,才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就如喜茶、海底捞一样出现排队的火爆场面。靠装修风格,短时间可以,时间长了恐怕不行。靠服务,说实话书店可展现的服务真的不多。靠文化,卖情怀可能是不错的一个方向,那样也能对顾客产生更大的粘性。在文创产品上不要追求量,而是追求更多的定制化服务,相信来书店的人肯定会买单。其次,书店的书真的不需要太多,有一部好书就行,用于营造环境。如果真的想通过卖书賺钱,可以联系一部作家,定期搞个签售会,给读者满满的回忆,不仅帮作家卖书,同时也让读者有物超所值的感觉。这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我也不知道实体书店会走向哪里,我只希望它们可以努力走出一条新的生存之路。毕竟它们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艺气息,是一股不能消失的清流,更是许多读者的心灵栖息地,那是其他地方无法给予的平静和温暖。希望实体书店可以走得更远,也希望更多的好书店出现在的我的身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