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宗月大师就没有文人老舍
老舍写了宗月大师,回忆了宗月大师对他的资助。老舍说:“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 是宗月大师资助他上学,成就了老舍的人生。
《宗月大师》一文,从时间轴上来写。
小时候老舍因家里贫困没能上学,10岁时宗月大师偶然来到他家,带他去上学。那时的宗月大师是大富翁。家里的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但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不以富傲人。
他的富,他的善,他的笑。
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时,宗月大师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手。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的他甘心,人们騙他他也付之一笑。
他不富,他还善,他还笑。
老舍上中学时,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都没有了。只剩下后花园。儿女都受饥寒。他还办贫儿学校,办粥厂。
富字荡然无存了,他还善,他还笑。
老舍出国以前,宗月大师儿子死了,花园也没了。他入庙出家了,夫人与小姐也去尼姑庵了。
他一无所有了,他还善,他还笑。
出家以后,变卖庙产救济苦人,被赶出寺庙。出了大庙到破庙,依然慈善,办粥厂。
他财产负数了,他还善,他还笑。
他死了。人们在他身上发现许多舍利。他真的成佛了?
无需考证他是否成佛,其实他就是一佛,他拥有一颗悲悯的心。这颗心在老舍心里深深地埋藏着,引领他向善向上,成就老舍用文笔来刻画劳苦大众,成为名作家。
笔墨不多,时间线串起几件事,但人活灵活现地浮现在你眼前。象熟人,亲切,崇敬。
宗月大师,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看淡财富,豁达开朗,一生慈善,看重教育。如果有人携手,他会是一名慈善家,教育家。
不过,他的人生已经是一本教科书,一座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