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东来老师分享《道德经》,
其中的一些片段。
受益匪浅。试着复盘一下今晚的课程。
主题四个字:知足者富
单单从字面上来看,好简单啊。
但解释起来,让人茅塞顿开,这不是那个我们头脑层面了解的那个知足者富,也蕴藏着一个秘密和真相。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其中一小句四个字:知足者富。
一直以来都觉得唯一没有过的就是:钱关。
自觉得家庭和睦各方面都过得不错,但唯一的就是钱关没有过,总是觉得钱不够用,或者自己想去做的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手头总是紧张。
今晚我才发现,
其实这几乎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的。

东来老师的朋友和他聊天,他在深圳住的房子房租两万,一般来说能够住得起房租两万的房子,家里也建了楼房,还帮妻子还了几十万的欠账。这样的人经济实力应该算是不错的。
可是他还是说自己‘钱关’没过。
还是有许多的担忧和恐惧。

而实相是:钱关永远过不了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的父母,在我们没上幼儿园之前,整天带我们,他们会说等我们上了幼儿园就好了,上了幼儿园又觉得等上了初中就好了,上了初中又说等上了大学就好了,等工作了他们就轻松了,而实际上工作了他们又担心我们是该结婚生孩子了。
那个好没有标准,只有无穷无尽的追求。
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他们也没有觉得自己都那么老了该吃吃该乐乐,仍然是有许多的担心和恐惧甚至是和自己的孩子斤斤计较。

就算是恒大的许家印,和马云,马化腾,几个轮流首富。他也还在投资新能源汽车,他也没有因为自己是首富了,觉得满足了,他也还在不断的追求。我们觉得哇塞中国首富!可是人家或许追求的是亚洲首富。一个人无论外在行动常常会体现出内在的真实,就算是许家印,他也仍然有许多的恐惧和担忧。
当我们口渴想喝一杯水,其实我们就只是需要一杯水,而不是一条河,一整片海洋。因为河和海洋本来就在那里。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本来一切具足,我们本自具足,我们想要的东西都已经存在那里。

富足是一种感觉,一种平和,一种美好,一种状态。在每一个当下去觉知自己,此刻的自己就已经是最好的那一个。觉醒的人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而不觉醒的人总是向外求,自己还少什么还缺什么,目光永远投向外面,让自己处于恐惧匮乏的状态。钱关过不了,是因为这个游戏规则本身,你永远无法赢。
当你有感觉,哪怕吃个馒头你都会感到格外的甜。生活没有担忧恐惧,没有内在的你争我抢,外在自然顺风顺水。
晚安,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