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育儿文章,对妈妈带娃的辛苦、焦虑都在某个点上有些夸张的催化和放大。
妈妈带娃是辛苦的,客观上来说事务繁杂确实挺操心的,也真的很累。每年的假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孩子们长长的假期全天在家,管学习、管生活、管娱乐活动,从早管到晚,稍没控制好,就是一场亲子冲突。
比如:作业没按点完成,写得马虎潦草;一不留神手机就被拿去看视频和打游戏;玩了一地的玩具,喊了N次没收捡……好像任何一件小事都会是冲突情绪的引爆点。
面对每日和孩子的相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妈妈的心态。如果先入为主已经把带娃已经当做了是一种任务,一种必须完成,但是又没有什么乐趣的任务,那从心理上首先就开始自苦了。
换个角度,不把带孩子当成一件那么苦逼的任务,因为孩子生来就是和自己联系最亲密的人,为什么不把孩子看作是可以相处愉快的朋友呢?
就算每天因为要照顾他,要去做很多事,但心态变了,哪怕会有身体上的劳累,但是心情一定是愉悦的。当人能够愉快的去做一件事,即使累,但不会觉得苦。
从这个角度去看带娃的意义是陪伴,才会真的去体会到孩子在身边的美好和幸福。
与孩子生来的这一场亲厚的关系,不应该让任何因素来破坏。孩子毕竟就只是孩子,如果在孩提的阶段,就指望他的行为与成人无二,那他成长的空间和意义又在哪里呢?
平常心看待熊孩子,把他看作你的小“朋友”。试想,你会因为朋友的作业没写好、偷空玩了游戏看了视频、自己的东西没收捡好对他大发雷霆吗?估计不会。因为你一定会考虑你的雷霆怒火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对朋友往往会克制、会理性,但我们对孩子通常不会有这样换位思考,之所以不会,只因为是亲生的。血缘是天生,但并不是每段亲子关系都会因为血缘而始终亲近与幸福。
这个与我们最亲密的小“朋友”,才是最应该良好维护的关系,不要在太多的每日小事上消耗和伤害。
“通往地狱的路,往往是由期望铺成的。”不妨以对朋友的角度,去合理修正对孩子的要求,收获的会是更亲昵的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