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河边溜达,刚过春节河水就少了很多,不过河边独木桥还有半米深的水,现在河水全部放掉,河床见底,独木桥处早就干涸成了悬空风景。
河底一览无遗,高低不等砂石河床,些许池塘与小水洼,被水浸泡过的水草芦苇满是水碱白色,不少大人领着孩子在玩耍抓鱼。
因为常常来河边溜达,看着河水满溢又干涸,有了对比就有了感慨,河流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
河流好似我们心理世界,河水满的时候,我们知道水里包含很多东西,可看不见摸不着,容易止步于“肉眼凡胎”,看啥是啥,看着河水就是河水,看着表象就是表象。
现在河水干涸,平时神秘面纱被揭开,让我们知道河底布满沟壑杂草,流沙乱石,还有鱼虾满河,河床和河面截然不同,这给了我们打开“天眼”的机会。
天眼需要训练,不能看到表象就是表象,还要“看到内在”,透视内心世界,看到长远,看到变化,看到多个角度,透视、远视、往视、预视,其实就是看到时间空间的多维度。
当然,更具可操作性的,就是训练“共情意识”,当我们可以主动从别人角度看到人家心理世界,这就算是“打开天眼”。
难吗?不难!不难吗?很难!难的不会,会的不难,秘诀就是刻意训练,如同技能学习一般,眼前干涸的河床就是启示。
不久之后,这条河流会再次蓄满河水,到了夏季甚至爆发洪水,河流就是水的世界,河水掩盖了河底,河底世界却从未消失,“存在就是被感知”,我们就是努力发展自己感知的技能。
我们下去漫步河床上,水刚刚消下去几天光景,满是小片的水洼和白色的河碱水草。不少小鱼儿来不及游进深水处,干死在干涸水洼中。
在一处小水洼,看见一条三寸大小野生草鱼,一动不动,以为是死掉的,用手触动一下,嗖的躲开了,于是来了兴趣,决定抓鱼捕虾,带回家放进鱼缸养着。
这处水汪里有一块石头,掀翻它,顺势摸下去,就有鱼虾被抓到手里,甚至有很大的河虾。
近处较大水洼里,挪动一块大石头后,在此处用手合拢,抓住东西扔到水边,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对螃蟹。
就这样,草鱼、河虾、螃蟹,应有尽有,一举拿获,满载而归。
回来时候特意经过那个断桥,如下图片,
敢从上面迈过去吗?试了试,还是从独木桥上走到彼岸。原因在于,之前满水时候曾经依靠一截树枝走过,有了成功体验,容易重复成功。
与此对比,其实河中这个拦河坝上,有一节断裂处,可以大跨步跳跃迈过来,之前看见过有人如此成功跨越,但是自己还是没有敢尝试,为何?害怕,还因为有其他安全方式,人不被逼一把就不会冒险。
心理这个事儿,不要奢想说个明白,需要的是亲自去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