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让人痛惜的“杭州保姆案”至今已有时日,近日网上盛传家属对绿城物业公司的天价索赔,且赔偿金都有好几个版本(1.5亿;1.8亿;2个亿,甚至是一个孩子一个亿。)今天在新京报《局面》栏目官方微博的采访中看到了,受害者家属林先生及妻弟均说明赔偿金额是律师团队根据相关情况所提出的结果。而家属本身对赔偿的多寡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因为对于一个失去三个孩子和挚爱着的妻子而言,就算是拿到这个赔偿金也是用得都手软。人的生命是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那么其最终的诉求是什么呢?我相信如他自己所说的“需要的是还原一个事实的真相和公道”。
(采访中的林先生)
本案中的保姆作为肇事者是主要责任人,这个是共识。但绿城物业管理公司在事件发生后的火灾抢救过程中的表现,也让家属及相关人士质疑。加上后面对消防记录的补签这一行为明显是不符合规定的。物业公司虽然有种种理由,但是对消防的忽视,作为物业管理一方的物业公司肯定是有责任。而物业对受害者家属给予所谓的“人道主义帮助”在本次事件中显然是不够的。家属的受害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帮助”的范畴,对于本案各方所需承担的相关责任还在继续调查、协商、审理中,相信会给予民众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
(《局面》采访截图)
很多年前,王石与一干商界大佬们在某一知名节目现场接受问卷调查时,问及一个企业家最需要具备什么的时候,王石在问卷上面写的是:“社会责任感”,而王石也是唯一这样回答的人。这里并非拔高王石,也无意贬低其他人。只是说明王石确实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在思想认知上具有一定的高度了。当然其他企业家们肯定也曾用实际行动去履行过社会责任。很多人都不愿意炒作,包括很多的慈善家甚至是演艺界的某些艺人们。
(王石)
但是后来王石在汶川地震中的捐款事件却引发了一句热词:“做人不能太王石”。以至于不少气愤的网友们对万科商标的各种“恶搞”。而前段时间处于“风口浪尖”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先生,其各类捐款合计早就达70多个亿了。他在国内慈善界是当之无愧的首善!与某人经常抛头露面炒作自己,还请人制作牌匾证书的伪“首善”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社会中既然有默默付之行动者,那也会有沽名钓誉之人。看来,说到(想得到)与做得到(行动)是两个概念,而时间就是我们最好的见证。
(中国首善:曹德旺先生)
在“杭州保姆案”中,通过受害人的家属林先生与其妻弟被采访的简短对话里面,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他。一个作为“中产”家庭对于“金钱、生命以及社会责任”这三者之间的思考。而林先生的话语肯定会让不少人(最起码是我)会对当下中国的“中产”似乎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相信林先生对人生是有过思考的。他有自己的企业,其成长至今一路走过来,他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曾多次坦言自己对赔偿金额的多少并不在乎,而是诉求事件的真相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制裁。从与采访者的对话中来看其思路很清晰、有条理。特别是对于获得赔偿金的使用是有很明确的计划和想法的。对“潼臻一生”基金的成立计划并非一时兴起。或者说在没出事之前就已经思考过人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应该有对社会的回报等,最起码也是想过人活着的意义。而这次的事件只是一个契机而已,这或许就是企业家与生意人的区别。在这里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企业家所具有的特质,就是社会责任和担当,以及对家庭妻子和儿女的看重。这无关实际财富的多寡,而是在于人思想的高度!
通过之前的报道,其借钱给保姆以及对保姆的偷盗行为的处理方式,就说明了其对“金钱”和“人”有着与不同于其他势利之人的看法。最起码他没有普通生意人的市侩,更没有对自己拥有的财富而高人一等的姿态来面对保姆,相反还把保姆当朋友和亲人看待。这些都说明其心胸宽广和眼界确实高于一般人,在采访的对话中更是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不管在日常生活,还是生意上都是很有自己主见的人。其在遭遇这么悲痛的事件时,想着的不是接下来对自己生意上的经营管理问题,而是想着通过亲人的遭遇来对社会发出呼吁做些有益、有价值的事情来,以告慰亲人们的在天之灵。
林家对肇事保姆的种种帮助,再延续到现在所构想的成立“潼臻一生”基金去对社会受伤的弱势群体进行帮助。这已经是超越了一个普通生意人的价值观了,所以说他是一个企业家并不为过。因为他具备有一个企业家的素质和担当,以及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素养。目前国人对富人及中产阶级的定位都还是模糊的,主要是对财富的多寡不好划分。我倒是认为一个中产的划分,在于其满足了自己日常的衣食住行之外,还需要能够具有对社会的勇于担当和责任感。若能如此,他就是中产阶级,精神和物质都具有的才是健康的。这样的中产才能代表着国家的中间力量,对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与西方富人对财富的理解如出一辙,而国人对财富的理解和对富人的态度,也应该具有这种认知,这才是文明社会的体现。
若按人的一生消耗量来算,很多人是花费不完自己所赚来的财富的,但不少财富的拥有者其思想却还停留在“守财奴”的阶段。这与财富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与他对人生的追求和对财富的理解有关,以及对社会认知的深度有关。林先生在此次的访谈对话中虽然表面上只是代表他个人观点,但是我觉得其实是代表了大部分有责任和担当的企业家,以及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取财富的富裕阶层的人。相信他的观念已经触动国人们的内心且引起众多国人的共鸣了,我们也相信像林先生这样的企业家正是这个国家和国人们所需求盼望的。
绿城集团,其公司宣传的“美丽建筑,美好生活”可谓是期盼双美!林先生作为一个受害者的家属都有如此之高的思想境界,愿意将赔偿所得的钱用来成立“潼臻一生”基金会。绿城集团又何不成人之美?且可将自身从这一负面形象中一并扭转成为更加具有大爱的公司?这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结果,成立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基金会也是社会所需求的,是大爱!在财富方面林家与集团公司显然是帆船和航母的对比,惟愿在思想境界上绿城集团也是巨人,我们期待绿城集团的“参与”。
以下是受害者家属林先生与采访者之间的部分对话摘录,来源于新京报《局面》栏目官方微博的采访
——“我的妻儿都是无价的,没有办法去定多少钱合适。”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讨一个公道,让“绿城(物业管理公司)”给我一个态度,而不是我去提多少。”
——“我是没有办法开口去提这些东西的。”
——“以他们的生命为代价提这些数据的话,我提不出来。”
——“其实不是一个金额的问题,是一个公道。”
——“最主要的是要相关责任人得到法律的制裁。”
——“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了拿这个钱,我是要做一个“潼臻一生”的基金。”
——“这个钱是去帮助全国消防受灾的这些人,这个我跟律师也探讨过,这个钱我不是放着的。”
——“我自己拿这个钱我能花的下去吗?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全国的这些消防受灾害的人。”
——“我想以“潼臻一生”的名义让我老婆还有孩子还能有一个延续的精神在,起码作为一个纪念!”
采访人问:这个基金会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们获得的赔偿就会把赔偿金全部用来基金会吗?
——“对啊.....”
PS: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人任何的行为基本上都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个范畴,不管渺小的普通人为了一日三餐在奔波,还是企业家林先生为社会尽责任,抑或是强大如绿城集团公司,都是围绕“人”在运转的,人才是核心。任何事情离开了人的需求都是空中楼阁,金钱的意义就是在于此,曾几何时,作为商人那唯利是图的印象扎根于很多人的内心,但愿林先生与绿城集团会为之改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