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之前看过一点,但没看完,主要是看到叶文洁那一段经历时不太感兴趣,就没继续了。不过架不住身边那么多人对这套书的力荐,外加前段时间看《流浪地球》也挺震撼的,所以还是想好好地从头到尾看一次。
今天一口气看了 100 多页,没想到这次居然会越看越来劲。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始没多久提到的 “射手” 假说和 “农场主” 假说:
“射手” 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个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农场主假说” 则有一层令人不安的恐怖色彩: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伙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其实这两个假说想传达的意思都很好懂也很有意思:有时候我们目所能及的,甚至经由 N 次试验论证所得出的足以让人坚信不疑的规律,也未必就是客观真实不会变的,谁又知道在第 N+1 次是不是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在某个时间和空间里像铁一般的规律,一旦跳转到另外一个时间和空间维度后,也未必都能成立。好比书里提到的物理学家杨冬的自杀,便是因为自己一直坚信的物理学规律不存在了......
换个不这么抽象的角度,从我们现实生活中来思考也是如此。不是总有一些人因为自己从小一直以来都引以为傲的人物形象的崩塌,或者是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导致整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崩塌么?
我记得以前看的时候也看到过这部分内容,当时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这次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看过《平面国》那本书,接触到不同维度世界的说法,再加上最近在看的哲学史,关于终极问题:宇宙的起源。诚然目前公认的理论是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 140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然而同样的疑问依然存在:宇宙大爆炸前又是什么情况呢?
最近同时在看的《世界为何存在》这本书里,作者便是尽其之力介绍各种曾经出现过的或片面或错误或正确的有关世界起源的讨论,有哲学的思考,也有宗教的归因......却也始终难以得出确实的结果。或许,这个问题本就难解,甚至无解吧。不过坦白说,我也并不太关心世界的最初起源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自有专人去探究。
于我而言,人这一生太过短暂,光是眼前的生活都未必顾得来顾得好,有些问题就留给更有才华的人去追问去探索吧~ 我只权当有趣来读长长见识便好,倘若可因此让自己在看待事物时能多个角度,能让自己拥有谦逊,包容与开放的心怀,那就足够了。
另外,还很喜欢这部分提到的 “三体” 游戏里的乱纪元和恒纪元现象,更好奇的是,目前为止连周文王、孔子、墨子都未能找对的规律,最后又会是什么呢?
原本以为这是本科幻书,可是没想到除了有些让我头皮发麻的物理学规律和名称外,居然还随处可见哲学的思想,比如这句:
越透明的东西越神秘,宇宙本身就是透明的,只要目力能及,你想看多远就看多远,但越看越神秘。
一如此书吧,一旦读进去了,便忍不住会思考很多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