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路过篮球场,看到很多人在里面打篮球。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很不爽。为什么到处都是篮球场,到处都是打篮球的人,从学校到单位,从街道到广场,男女老少都在投篮。可是为什么几乎看不到踢球的人,除非去专业的足球场?而专业的足球场就像白天天上的星星一样稀少,而且还收费。我知道了,弄个篮球场太简单了,买两个篮球架随便往空地上一放,就不用问事了。而要维持一个稍微像样点的足球场地,可就没那么省心了,不仅场地比篮球场大得多,还有草皮需要维护。所以那些市政规划的领导们,就弄了许许多多的篮球架,其他地方的领导也是有样学样。于是乎,中国就成了篮球的国度。可是呢,自姚明退役后,国家队就打的一塌糊涂,和男足有的一拼。
记得小学的时候,学校后面有一个大操场,四周是很高的围墙,不只是学生,在附近住的人都可以去里面运动,或者散步。我们一放学就去踢球,随便用书包摆出个球门,来来回回踢得不亦乐乎。忽然有一天,操场的大门被锁上了,除了小学和中学上体育课,其余时间和其他人等全都不能进入。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物质生活普遍匮乏,小地方又没什么娱乐场所,操场成了人们休闲散步的唯一去处,很多人晚饭后都要去溜达几圈,消消食、聊聊天。忽然没地方去了,大家只能去逛大街。我们也是没法继续踢球了,困惑、无奈,也只能屈服于现实。有好多年,诺大的一个操场就完全空着,那些野草长得比人还高。写到这里我真的想骂人,又不知道该骂谁。你们剥夺了我们简简单单的快乐,剥夺了我们美好的童年记忆,暴殄天物。
后来拆了一批两层的房子,盖出了一些六层的楼房,也空出了一片空地,美其名曰:广场。居民们的活动场地开始转向那里。可是我本能的讨厌那个地方。于是我慢慢的就不爱出来了,晚上吃过饭就躲在家里看电视。后来广场舞渐渐兴起,吸引了很多中老年妇女去锻炼身体,还有很多老爷们去观看她们锻炼身体。
上了初中以后,我也爱上了打篮球。教学楼前面就有两块篮球场地。一下课,我们就跑去玩。体育课,解散之后,就分成两队开始打比赛。我渐渐爱上了篮球,一门心思放在投篮上,整天琢磨体会那种顺滑的手感。直到有一天,在分组对抗的时候,我一个不小心,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而偏偏左手小指率先着地,当时就肿了。那时候也不知道应该先冷敷,一阵胡乱操作。后来去医院检查,是骨裂,医生相当的“敬业”,说不用打石膏,给我绑了一块铁片。只是铁片经常松动的若有若无。过了一段时间,小指骨头虽然长好了,可是左手伸直的时候小指是很明显的不协调的。我为此难过了很久。
不知不觉感慨了许多,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过去已成定局,无法更改,好坏都不必在意。即使现在,各个方面的变化也不是凭我们个人的喜好所能更改的,更何况众口难调,我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心满意足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