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产品功能的价值判断与产品各阶段的着重点

产品功能的价值判断与产品各阶段的着重点

作者: 夜夛 | 来源:发表于2019-12-22 22:01 被阅读0次

价值评估表中的“商业价值”,成本评估表中的“开发量”和功能分类表中的“分类”

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1.价值由产品功能背后的表用户需求(问题)决定。

2.成本由产品功能(解决方案)决定。

性价比高的功能优先级也就高:性价比=价值/成本

在实际操作汇总,还应该考虑功能的分类。

一、功能的价值判断

1.明确当前产品最看重的指标是什么。

可以是数字化的KPI,比如注册用户达到10万,也可以是某些关键结果,比如“建立起线上自动化的专家入驻流程”。如果有多个指标,则需要对这些指标“加权合并”

“加权合并”:假设某产品在当前关注用户数与收入两个指标中更看重前者,就可以用:“用户数*0.7+收入*0.3”来作为加权合并后的综合指标。 

2.考虑每个功能点实现后,对上述的指标的帮助打不打。如果大,则这个功能价值就大。因为每个产品不同时期的指标不同,所以评判各个功能价值的标准也各有差异。通常用半定量的方式来衡量,比如最简单的大、中、小,或5-4-3-2-1.

功能价值评判原则的3个指标

「1」广度=潜在用户数x单用户价值

         广度对应着潜在用户数,即一个产品将来可能覆盖的用户群体有多大。不同产品,不同功能的定位,直接决定其可能覆盖的潜在用户会有差异,有时候甚至相差一个或多个量级。

单用户价值:活跃度、ARPU值、客单价

“潜在用户数x单用户价值”,可以用来判断产品对应的市场容量,也就是产品的天花板。具体操作时,经常先从某些细分用户切入,再逐步扩大到所有潜在用户。

「2」频度=需求频次x单次复杂度

       频度是指需求频次的高低,不同的需求,频次差异会非常大。

       频次高的需求为最先选择项,而频次低,不是那么高,但是因为这些需求的单次需求复杂度高,且客单价(单用户价值)也高,有很大的价值空间可供挖掘。

      通常,频次很高的需求不大可能有太高的单次价值。

      “需求频次x单次复杂度”,在广度之余,可以从频度的视角再一次对市场容量进行验证。

先利用高频低价的需求抓用户,因为高频场景和用户互动的机会多,而低单价的轻决策场景可以降低用户进入门槛,容易引流;再用低频高单价的需求做利润。之所以采取这样先后次序,是因为必须有海量用户做基础,低频需求的总量才足够大。

不同价格、不同频次需求的处理策略

「3」强度:不可替代、紧急、持久

强度的背后说的就是真实刚需。

问题:做产品功能时,用户是不是在设法解决,甚至已经在用某种低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可替代性:可替代性用来说明一个功能是不是很容易被其他功能取代。

紧急程度:需求紧急程度可以作为衡量需求强度的判断原则。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是指一个功能做好之后,用户有效使用的周期是多久(如果要开发一个特定的系统,那么产品经理通常会采取两种对策,或是和营销人员沟通,询问能否借用已有功能来实现这一需求,或是争取把这个功能做成通用木块,以后可以经常复用。)

二、不同阶段的产品看重什么?

产品的不同阶段,对上面提到的广度、频度、强度,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强度:产品早起的验证阶段,更重视“强度”,通常在产品上线前后,要设法验证用户是否认可产品,愿意用且愿意反复用,即测验留存率高低。只有留存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产品在将来才会有好的发展,而留存率高就要产品背后的需求足够强。

广度:产品进入大面积拉新(获取新用户)的阶段,这时更重视“广度”。这个阶段的产品需要快速增长,通过各种推广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拉新是否顺利,依赖的就是需求和功能覆盖的广度是否够大,当然也离不开足够的资源和资本支持。对于产品本身,工作重心依然是围绕核心功能做优化,同时可以获得大量的用户反馈。

频度:当用户增长出现瓶颈,就需要开始对产品的用户进行激活,这时,更重视频度。用户数没有办法保持高速增长(一直),想扩大产品的价值,就在每个用户身上挖掘更大的潜力是个好办法,所以,这个时候,适合做频度。

以上各个环节在实际中,互相渗透,交替出现。

对于功能的价值判断,可以借助两个问题来得到结论:

1.谁的痛,有多少这样的人?(这些人是核心用户吗?人群足够大吗?)

2.痛有多深?何时会痛?多久一次?一次多次?(具体场景典型吗?需求刚性吗?)

以上得出的结论是否满足“核心用户”、“刚性需求”、“典型场景”,借由二者的吻合情况来验证产品功能的价值。

要重视“单用户价值”很高的用户。

三、成本评估与性价比

成本评估:判断完了功能的价值,就要评估同等重要的因素——成本。

对产品的初评:

1、人力、时间、金钱,甚至可以把风险看作广义的成本。

2、常常把“开发量”的高低视为成本的高低。

3、“人天”、“人周”、“人月”

针对于成本的初评来细化功能,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基本可行性,技术人员理解产品业务,能预测将会扩展的地方,早期的评估就一定更加准确。

如果细化之后,工作量比预想大了很多,还可以灵活分割,把一个大功能切分成更细的模块,按照性价比分期实现。

评估目的:确定功能的相对成本高低,从而确定性价比。用半定量的价值和半定量的成本,计算出半定量的性价比。

性价比=价值/成本(还需考虑功能的分类和其他实际情况)

相关文章

  • 产品功能的价值判断与产品各阶段的着重点

    价值评估表中的“商业价值”,成本评估表中的“开发量”和功能分类表中的“分类” 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1.价值由产品...

  • 单喆慜老师的《财务分析与企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产品阶段:产品价值 运营扩张阶段:运营价值 持续经营阶段:财务价值 一、产品阶段:客户角度 ...

  • 产品与企业和用户的关系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交换价值,从而达成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 本质上,企业与用户交易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背后的各...

  • 本地化功能判断(产品价值判断)

    功能(价值)判断的过程本质上是需求分析的逆过程,不多说,直接上图:

  • 运营之光 | 复盘0.1

    传统业的产品价值=功能+体验 互联网的产品价值=功能+体验+用户参与价值 而在用户和产品之间,不管分了几个部门(市...

  • 产品运营

    产品:根据产品演化阶段来策划产品功能,负责产品功能的落地,对产品进行迭代和更新。 运营:作为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 《启示录》读书笔记

    产品经理 做什么?=判断力 怎么做?=解决问题能力 【判断力】判断产品机会的十个问题: 产品价值:产品要解决什么问...

  • 1508+周承礼+团队里需要的沟通计划与协作#第15组第6周打卡

    团队需要的沟通计划 1、立项阶段 体现产品经理核心功能的阶段,对于产品需求确定,核心功能提炼。 产品提出讨论,输出...

  • 结构层定义

    主要包括交互流程设计与信息架构。设计用户通过怎样的流程、产品各功能之间的数据及逻辑。 交互流程设计:产品功能通过怎...

  • 如何做好产品数据分析?

    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伴随着产品数据的变化,产品经理根据这些产品数据来判断产品所在阶段并对后期的产品演进进行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功能的价值判断与产品各阶段的着重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ca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