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坐在床边,拿起凉粉,一口气吃了半碗。
距离上一次上一次吃凉粉大概一星期了,那天一家人都想吃,于是大半夜开车出去。那个胖乎乎的小贩老板居然还在,于是我们一人一碗,在路边吃了起来。
我记得那天问女儿:你和妈妈说说,现在什么感觉。
女儿说,那个叔叔每次都给我们盛这么多,这一份顶的上太婆面馆的4份了都。我说,是啊。你有没有觉得,如果总有一家味道特别好的小店,一个热情的老板,总在同一个时间,同一家店,点同一份东西,和同一群人一起吃,那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只是,后来一连几天,摊主都没有出摊,孩子每次回家都嚷嚷,妈妈,好想吃凉粉呀。直到今天,先生说,我去看看,今天估计是在啦,果真,一口气又打包了四大碗。
先生一边提着袋子一边说:那个老板老远就和我打招呼了,说“老客户”来了,一边就动手开始做,满满的四大碗递给我的时候,旁边的买家疑惑了“为什么你们的可以这么满”。我问先生你怎么回答的。先生说“我们是3年老字号金牌买家,吃凉粉,只认这一摊”。我和孩子们都笑了。
02
每年夏天,从老妈家回家的路上,先生都会从街边的同一个小贩那里买四碗凉粉,想来也有3年了。哪怕饭吃的再饱,像今天这样,先森也会打包买四份回家吃。
一开始的时候,怕吃不完,每次都只买2碗。老板会给我们盛的很满很满,凉粉和着糖水在碗口晃荡,稍微往里压一压,就会满出来。
于是,我们就站在小摊前吃,老板看我们两人吃一碗,就说再给我们做一份,算作请我们吃,我们觉得蛮不好意思,于是第二次点的时候就开始买3份了。
先生偶尔从我们这里喝上几口,可能想着省五块钱,可能也确实不太爱,就解个小馋吧。
我们娘仨呢,呼哧呼哧的享受着凉粉带来的美味,旁若无人的在大马路上买家秀,招来了不少人的围观,有人问“真有那么好吃吗”。“不然呢,没人当托可以当的这么逼真吧。”
3
这个世界变得太多,虽然现在还不至于所有的东西都变,但似乎已经和从前完全不一样了,若是能3年在同一个流动小摊前,吃到同一份美味,也是蛮难得的一件事了。
想来,现在的小菜都可以送到家门口,而从前的从前,我们吃的青菜,都是哪位大妈在自己家的菜园子里种的。记得那个时候,每次跟大妈买菜,她都会和我们说声早安,笑的那么灿烂。这样的情景感觉越来越少了。
所以,觉得在小摊前可以吃到如此的美味,和遇见这么一个热情好客的摊主,也真的蛮有缘分。
一家人和他攀谈上好久,他也乐意和你讲他最近在做什么,遇到了谁,生意怎么样…仿佛是回到了几家小院敞开式纳凉聊天的情形。别有一番风味。
真的蛮感谢一个月前的地摊经济的号召的,一块糕点,一个西瓜,一碗凉粉凉糕,少了一份吆喝,多了一份悠长。往小处说是生活滋味,往大处说,是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