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不经意发现,身边有好几个同事,跟我一样,走在路上,背着一个简单的布包。
不知从何时起,我就舍弃了我的大小包包,上班,逛街,喜欢随手抓一只素色的棉布包,这个布包,不小不小,手感柔软,水蓝色的背带,简单的爱心图案,给人宁静温婉之感。
拎这个不包,最大的感受,就是随心所欲的舒适。柔软的质地没有框架造型的约束,可以自如地放下办公本、雨伞、茶杯,还能从容地放一本爱读的书。至于车钥匙、口罩、笔、迷你纸巾之类的小东西,就更不在话下了。
一个布袋子,一个只是用来进行公益宣传的普通载体。却每天陪伴着我上下班匆匆而行的身影。

由此,我不由地想起去年,我去市里一所高中参加一个现场会议,那时,我带了一只普通的单肩包,凑巧的是,我的表嫂,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她在郊区一所中学工作,她也来参加会议。会议开始前,我们兴奋地坐一起闲聊,她一眼就喜欢上了我的那个包。
那个包,是我在网上买的,买下它,只是觉得好看,大气,价格也能接受。
我把包包的链接发给了她。
后来有一次聊天,她谈及了那个她喜欢却最终没有买下的包,她回到学校,与同事聊起她想买的那个包,同事讶然,质问她为什么买一个假的包?市区学校的老师,谁没有几个大牌的包?
我一听也很惊讶:假的?我确实连包包的牌子不了解,当然也不知道我背了几年的这个包是个假牌包!对于我来讲,真的,假的,不重要。我本来就不是奔着牌子去的。

我把这个经历讲给同样背布包的同事听,同事听了哈哈大笑,她说:你看,城里的老师谁没有几个大牌的包包?我们乡下的老师每人背一个十块钱不到的布包包!
我也粲然一笑。
不知道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关注在外的奢华与否了,在意的是,内心的感受,舒适就好,方便就好。
我也相信,每天和我一样背着布包来来往往的同事,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不由地想起,五代梁时浙江奉化县布袋和尚,常露腹欢喜,手执布袋,禅机幽默。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相传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布袋和尚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布袋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采着快节奏的工作旋律,拥有一个布袋子,无疑是一味镇静剂,安心丸,它简单又非常包容,属治愈系,拥有布袋子般的柔软的生活,见有缘人,做欢喜事,宁静平和,怎不满腔愉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