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只有老人才得血栓?别傻了
20岁的大学生小黄几乎每天熬夜打游戏到凌晨两点多,为了提神,每晚一包烟。昨日,父母发现他的左腿比右腿粗了不少,虽然不痛不痒,但小黄还是在家人的劝说下到湖北省中山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医生告诉他,已经形成的血栓在身体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很容易脱落并随着血液在人体内游移,一旦血栓“游”到肺动脉,就会导致死亡率很高的肺栓塞。
幸好小黄及时就医,不然年纪轻轻的,太可惜了。
小谷想到前不久看到一位医生说,血栓可以在任何年龄、任何时刻发生,所以如今才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患血栓的新闻登上头条。
什么是
血栓
即“血块”、“血条”。
人体约有4000亿条血管,总长约10万公里。正常情况下,血块会自行分解,不过现代人诸多的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乱吃,会让分解速度变慢,如果血块无法分解,它们将攀附在血管壁上,随时剥落,和血液一同流动。无论血块堵在哪个地方,都会致命。
血块堵在脑部就形成脑梗
血块堵在冠状动脉就形成了 心梗
血块堵在肺部就形成了 肺栓塞
血块堵在肾中会导致肾功能失调,甚至形成 尿毒症
……
如果一个人的血管里没有血栓,那他的血管必然满足以下3个条件:
1
软
血管一旦变硬变脆,血液的可控性便会降低,似乎随时都能“冲出来”,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通
好水管的标准是能顺畅通水,血管也一样,流血快说明代谢速度快,更多营养物质就能被输送至身体各处。
3
滑
光滑的血管壁是年轻的象征,健康的血管一定不能有杂质,否则血液“走”到半路就被堵住,大量“垃圾”占道必然导致血栓发生。
血栓
高危人群
酗酒嗜烟
有人说,爱喝酒的人一定爱生活,但喝多了,生活也受不了。大量摄入酒精、尼古丁及其他有害物质不仅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流动速度,还会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变硬。
就像生锈的水管一样,特别容易堵塞,但水管还能更换,血管哪能给你更换的机会?
三高人群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三大杀手”。
高血压:不断升高的血压加大血管压力,使血管内部受损
高血脂:血脂越高,血液中脂蛋白越会下沉
高血糖:血液糖化严重,血管内部缺血,导致血液粘稠,脂蛋白下沉
久坐不动族
在电脑前坐2个小时以上,下肢血液回流速度会减少将近一半,这就为血栓的形成“添砖加瓦”。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不动的人,风险会更大。
如何预防
专家表示,世界上99%的血栓是没有任何症状和感觉的,所以小谷提醒大家,赶紧把“我还年轻”的想法丢到一边。
让身体动起来
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30分钟,或者睡前按摩穴位,使血液处在“动”的状态。
打开“化血栓开关”
医学上称之为“裸泵练习”,躺在床上,全身放松,缓慢而用力(但无疼痛)地屈伸裸关节,每次勾脚时间最少持续10秒,反复进行,以保持血液循环。这组动作随时都可以做,越多次越好。
走路
俗话说,百练不如一走。有人轻视走路,认为自己天天走也没见着有什么用,但没生病不就是最大的效果吗?走路时人的血液会比平时流动的稍快,对血液循环很有好处。
吃点血管“清道夫”
苹果
“一天一个苹果,让你远离医生。”这句夸张的谚语竟然一直流传到今天,不过这也能看出苹果的重要性。苹果中的果胶属可溶性纤维,有助于“溶解”血管中的杂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木耳
饭桌上经常听到“多吃点木耳,对血管好”的忠告,真有那么神奇吗?木耳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品,有助于消化身体中难以分解的异物,可有效预防动脉硬化,特别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花生皮
花生我们常见的食物,但很多人不喜欢吃花生皮,这相当于把救命稻草丢掉了。花生皮能起到养血的作用,保证血液质量,还能有效预防血液凝聚,增强血管的收缩功能,是预防血栓不可多得的天然宝物,所以下次记得连花生皮一起吃。
不饱和脂肪酸
说到预防血栓,我们经常说要补充“不饱和脂肪酸”,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当这种物质在体内的分量不足,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胆固醇,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血管疾病,所以日常补充不饱和脂肪酸格外重要,比如植物油、西红柿、冬瓜、核桃、黑豆。
大家都知道黑芝麻有乌发的作用,可是它还有一个隐藏功效:降低胆固醇。黑芝麻和黑豆中较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动。
核桃可以说是“最保护血管健康”的零食,核桃中的精氨酸能产生一氧化氮,来维持血管柔软,但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超过3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