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欢旅行,原因非常简单,好奇心。我享受旅行,因为把自己放到不同的环境,除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从另一个视角来认识和释放自己的灵魂。这一次出发,我们选择了日本这个历史上并不陌生但实际并不熟悉的国度。
过去我对日本这个国家的了解,基本都来自历史书,后来认识了小杜,对日本更多的认识来自小杜在日本几年学习和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受的分享。所以我带着听来的对日本的想象和好奇,亲自来感受这个国家。
七天之行,我们安排的并不是特别满,而是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慢慢感受。之所以选择去大阪,主要是这里是小杜熟悉的地方,也算是故地重游,另一个原因是大阪的位置非常好,离京都、奈良都比较近。七天之行,给我的感受是大阪作为发达国家日本第二大城市,并没有我们魔都繁华,从城市建设和形象上来看甚至相比大上海有很多落差。但是当我们以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一个人去感受这个城市、这个国家时,有太多具体之处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在日本,你可能不会有各种理由要忍回家再上厕所
在中国上厕所,是一件能憋回家就绝不在外面上的忍耐。但是在日本,至少说是我体验过的范围内的日本,公共厕所并不是一件让人排斥的事情。不仅仅是干净,而且听小杜说日本的智能马桶是标配,无论是居家、酒店还是公厕都是如此。而且日本人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自律,不给别人添麻烦,不会图自己方便而产生破坏行为(不能说所有人,但应该大部分如此)。
对于中国人在日本疯狂购物,有一个特别的关于中国人到日本买智能马桶的新闻。我想不只是日本的电器质量有多么好,而是当我们到出行日本从各个地方(酒店、商场公厕、景区公厕等)体验了日本的智能马桶的好处,难免会产生马上给自己家里装一个的冲动。
这个城市干净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小杜跟我说日本路上没有垃圾桶时,我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但当我走在日本大街小巷时,我才真的觉得不可思议,也真的觉得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路上没有辛苦搞卫生的清洁工,也没有可以丢垃圾的垃圾桶,因为人们都会把要丢的东西拿回家。即使在家,丢垃圾也是有规则的,有专门的丢垃圾时间,有明确的垃圾分类。所以表面的干净都是每一个人遵守规则的自律的习惯。在我们看来如此不容易的事情,对这里的人们来说却是理所当然。这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习惯,至少不再有乱丢垃圾这么愚蠢的事情。
还有让人不解的是日本路上行驶的车辆声音都很小,似乎都是电动车一样启动和驶过

谦让礼貌是一种社交理念
在日本购物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无论你任何语言、任何穿着、任何神情在日本商店所有的服务人员都会热情体贴温柔且弯身交流服务。真是把顾客当做上帝对待。
乘车时发现没有人会抢座位,而且大家都很安静,原来日本人不习惯在公共场合大场讲话,包括打电话(打电话都会像做贼一样躲着打),即使有很多空座位手上拿着很重包的人也没有把包放在空的临座上,而是压在自己身上。
走在路上会非常有安全感,因为行驶在路上的车从来不会和人抢路,只会主动谦让。真是好奇难道他们的性子就不急吗?但是,我们中国也是在交通法规定越来越严格的约束下,路上的车也渐渐开始不和行人抢路了。
谦让礼貌是一种会令对方感到舒服的社交方式,但是整个民族做到且无论对谁(哪怕陌生人)也都是如此,这也确实让我无法想象如此谦和的国度曾经也是惨无人道的暴行者。
这是一个需要各种娱乐产业进行精神救赎的民族
17年几乎在一瞬间我们发现上海各地铁站、商场等都布置了很多娃娃机,到了日本我才发现,娃娃机有那么多玩法,我被一家娃娃机商店吸引走进之后真是大开眼界,各种娃娃机真是琳琅满目,不只是布娃娃,还有香烟、零食等各种花样。转了一圈我才发现这不只是一家娃娃机商店,而是一个大型游乐馆,二、三楼是游戏厅,里面有不同年龄的人们在专注地玩着很兴奋。很多游戏机已经不是简单的打游戏了,而是有赌博性质的老虎机,把赌博与游戏整合还真是给人下的更是上瘾的兴奋剂啊。四、五楼是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娱乐式运动馆,完全是一种在kvt的环境打乒乓球、射箭、打篮球等运动活动。这一个大型游乐馆的参观,这里的人们真会玩,同时这里的人们也真是需要”精神”救赎。
我经常会拉着小杜晚上去压马路,走到最繁华的道顿崛逛一逛。有一天我们走了一条白天很安静晚上很热闹的街,原来这就是日本的风月场所。只是我没能进去领略真实风貌,不过看到路边上的妈妈桑特别热情的和客户告别,客户也非常有礼貌的回应,倒真是非常有意思。我几次路过一个很大的店铺,小杜问我知道是什么吗?我说你看广告牌上客观多长的像发型师的头像展示,那这肯定是一家有很多发型师的美发店喽,这时她总会有颠覆我认知(欺负我不懂日语)的答案:原来这是一家找男生的风月馆,呵呵!那日本的女性的品味怎么这么偏向于杀马特呢。

无论是日本长盛不衰的漫画产业、还是各种休闲、游乐、风月休闲娱乐产业的丰富性发达化,对于这里生活的人们都是一种外在的精神释放之地。
我由这个产业联想到,日本人的工作强度大、社会压力大,所以其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旺盛,是人们有着从心理到精神都需要释放的强烈需求。正是因为日本人社会压力大且日本人偏内向(尤其表现在不愿意麻烦别人)的性格,导致了很多人选择了自杀。我在想这些休闲娱乐产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部分人的精神世界,使其自杀率下降。不过我认为这并不是解决"精神痛苦”的长久之良药。
我没有深入去了解和研究日本的宗教信仰,但我觉得这是另一种的精神救赎方式吧。
七天之行无法窥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全貌,但却从一个熟悉的空间跳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空间,总是会有不一样事物冲击,而这些都在帮我们更加认清自己的好和不好,也把我们的视界打开的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