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唤的《红与黑》

作者: 在水逸帆 | 来源:发表于2023-10-31 07:06 被阅读0次

利用这几天的空闲,刚刚读完了作家呼唤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这本书,居然网上都查不到这本书,说明很少有人看呼唤这个版本的红与黑,都是看国外的红与黑。呼唤是中国作协会员,我觉得这本书也写得不错。

这本书采用倒序手法,先写苍颜白发的周慧敏过生日,儿孙满堂,大家都来祝贺,然后她为儿孙讲父母和自己的故事,然后开始正序,从陈青萍离家出走入党,一直写到周慧敏去世,儿子孙崇明给学生们播放母亲讲故事的视频,首尾呼应,旨在让红与黑的故事代代相传。

这本书讲的是中国上个世纪的故事,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讲到改革开放前,围绕周公瑾和陈青萍及女儿周慧敏展开。描绘了一幅漫长的时间画卷,赞扬了赤胆忠心的革命烈士,勾勒了他们人生的艰难困苦,鼓励我们迎难而上,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陈青萍是上海的优雅女人,浪漫地嫁给了医生世家的周公瑾。而周公瑾玩蟋蟀(为了药方),且和章子仪暧昧不清,陈青萍心灰意冷离家出走,机缘巧合认识上海医院的赵少康且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终其一生在部队生活,劈柴,采药,照顾病人,经常依靠聪明才智完成革命任务。与家人聚少离多,为祖国贡献自己,成为了部队的大官,她的人生一生献给了革命,献给了红色事业。

周公瑾一直追寻爱妻,既挂上了日本人的伪官名,也一直为了陈青萍和自己的爱国心,变卖家产暗中襄助新四军和中国革命。后来中国解放后,反而因为党在探索阶段的一些教条错误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蔑,受了牢狱之灾,戴了坏分子的帽子,人生轨迹形似一条深藏功与名的黑线,始终追随陈青萍的红线,却被耽搁了人生的大半。最后终被洗清罪名,拨乱反正,定义为红,写在了仁爱医院的牌匾上。

周慧敏幼时很长时间见不到母亲,长大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被小人陷害,复员后与父亲的朋友孙士铨之子孙自清恋爱结婚,生下孙崇明,在孙家的庇佑下,曾在工厂做工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孙自清是一名老师,后来在山体滑坡时挖被埋学生,被压死在山下。周慧敏在工厂也遭人算计,带着年幼儿子下发至农村改造。好在日子虽苦,农民却宽容大度,不计较其罪人身份,后来又在母亲和母亲的战友杨天行,革命领路人赵少康的帮助下,解决了儿子的上学问题和自己的身份洗冤。与赵少康之子赵伯永曾有过一段恋爱,后无疾而终。晚年协助儿子孙崇明创立了一个七彩丝绸公司,极致发挥了聪明才智,实现了振兴丝绸业的夙愿。

书中的人物形象圆满,尽显世态万千,主人公都有十分值得赞赏的品质,吃苦耐劳,先人后己,大公无私,最终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一段佳话。真是一个跌荡起伏的人生故事。

相关文章

  • 呼唤《红与黑》

    想起这个故事,周公瑾追随妻子的革命道路,矢志不渝,一生挚爱相守。 这是发生在南方的一所红色家庭,历经抗日年代到改革...

  • 于连,悲剧的美学

    ——读《红与黑》有感 最近,利用充足的时光,读完了《红与黑》。这些时光...

  • 读《红与黑》

    司汤达开上帝视角给我们展示了玛蒂尔德小姐的言谈举止和她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让我们对这个角色有了这么一种印象:她确实聪...

  • 读《红与黑》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红与黑》这部书,小说主人公于连希望自己努力进入上流社会。作者司汤达把每个人物的性格塑造得有特...

  • 读《红与黑》

    《红与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

  • 做个 晨型人很舒服

    6:00—7:00读《红与黑》 7:05—7:50做瑜伽

  • 读《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 作品讲述主人公于连是小业主的儿子,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

  • 读《红与黑》有感

    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

  • 读《红与黑》有感

    终于看完罗新璋译本,又是一顿唏嘘,看来看去,感觉美和圆满总是相克的,肉身总想追求圆满,灵魂却总是倾向超脱,多么讽刺...

  • 读《红与黑》有感

    拿起这本书时我在想,书名中的“红”是什么?“黑”又是什么?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叫《红与黑》?它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带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呼唤的《红与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eb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