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我回不去的故乡 ——读《皮囊》有感

致我回不去的故乡 ——读《皮囊》有感

作者: 我是prc | 来源:发表于2017-12-24 16:50 被阅读0次

来北京三年了,离家也五年了,自上了大学后,就很少回家,很少再见那里的人,甚至有时再回去,会有很强烈的陌生感,那个生我、养我、陪伴了我生命头十八年的地方好像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知道一切都已经变了,此时此地此人,已不再是那时那地那人,故乡于我早已物是人非。

中国人历来有安土重迁的家乡情结,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无不在述说在外的游子心中对于故乡的思念。在他们眼中,故乡是根,是一辈子躲不开、绕不过的心灵归宿。

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中国无论是城市面貌,还是普通民众,都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故乡这个词仿佛成了脑海中、记忆里的存在,成了一种想说却说不出,不可触、不可感的虚无。当老一辈的人还在坚守心中的阵地,年轻一代的人们却开始争先恐后地逃离,去寻找心中的远方——那个可以承载他们梦想的圣地,而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也作为和作者有一样经历的我,心中感触颇深。

我的家乡是一个浙西小城,风光绮丽,景色宜人,在我小的时候,虽然经济落后,是贫困县,但民风淳朴,邻里和睦。那时的我也很天真,整天就顾着和小伙伴在外疯野,完全不像今天的孩子一样要上各种补习班,相比之下,用放养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而我也因此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现在回想起来,内心还颇为怀念。

直到十岁第一次来到传说中的首都北京,我心中既有的一切都被颠覆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世界的样子就是我所生活的县城的样子:窄窄的马路,错落的平房,稀疏的车辆,还有随处可见的排档和路边摊。到北京后,所见的一切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面对眼前这些高耸入云的巨大建筑,各种说不上名的奢侈品牌,还有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我的内心先是陌生、疑惑,但随即而来的便是莫名的兴奋和冲动,我在心里暗自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来北京,一定要在这里扎根。

就这样,七年后,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大三时,正式来到了北京(前两年联合培养)。

曾经刚读大学的我也和老一辈人一样,虽然离开了家,可内心总还是放不下,心想着终有一天要回去,要回到这个带给我无数美好回忆的地方。

然而城市的一切是如此的新奇、诱惑,它不断刺激着我这颗躁动的心。渐渐地,我爱上了这里,甚至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我到底爱上了这里的什么,但就是这种微妙的、难以言说的感觉让我对这里产生了依赖,深深的依赖,好像一旦离开这里,我就会胸闷,难受,心口隐隐作痛,甚至无法呼吸。而与这种感觉同时到来的,则是我内心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声音:故乡,我已经回不去了。

是的,回不去了。

上次回家还是一年前,这次再回来,这里又变化了不少,虽然短短数小时就能把整个县城绕个遍,但感觉却早已不再像当年那样亲切。

其实每次回家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方面,故乡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好久不见的朋友突然相见,总是能感觉到对方的改变;但另一方面,我却又不希望故乡和这里的人们被太多的名利、物质所累,我是多么怀念那些穿着裤裆去邻居家吃饭的日子,多么怀念在那些布满星星的夜晚,我和小伙伴一起燃起篝火,躺在草地上看星空的日子,然而这些美好的时光都随着护城河一起奔向了浩渺无边的大海,一去不返。

儿时的玩伴也早已销声匿迹,无影无踪,但无一例外的关于他们的消息都是他们已经离开这里,去了别的城市,哪怕逢年过节也很难再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而那些曾经有印象的叔叔、阿姨们也都芳华已逝,陆续当起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连死亡也都成了每次回家必听、必聊的话题,不是隔壁某某,就是你李叔、张姨,不禁让人感慨:一代又一代人,在命运的交替中,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我想和我有一样感觉的人并不在少数,尤其是那些独自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们,诚然,我们是幸运的,能生活在喜欢的城市,但同时,我们又是可悲的,因为我们已无家可归。

三毛说:倘若心灵没有归宿,那么在哪里都是流浪,大抵说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我想这也可以解释我们内心对于自我认同、身份归属和人生价值等多角度迷茫和困惑的由来吧。

一方面,我们对于思乡的情节渐渐退去,故乡已经成了回忆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却又常常找不到自己在大城市中的归属感,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确每天生活在这里,但常常又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一切如此的格格不入,心里总有一层膜捅不破、戳不烂。没有一样东西真正属于自己,哪怕是自由都被钢筋水泥的城市蒙上了一层阴影,大部分时候,我们活得像蝼蚁一样,小心翼翼,孤苦无依。

对于命运的不甘和想要改变的迫切愿望则成了我们奋斗的全部意义和希望所在,从这个角度上说,故乡确实是回不去了,因为大城市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努力的全部希望。因此,即使我们会时不时想到故乡,想到那里的人和事,但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慰藉,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向前。

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也无需后悔,人总是在变,就像故乡也总是在变,我们回不去了,故乡也早已回不去了,但我很庆幸,我拥有了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所特有的记忆,我会把它深深的埋在心底,因为它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份记忆不断向前,即使曾经多么曲折与艰难,即使前路多么陌生与黑暗,即使内心多么无助与绝望,我都要勇敢向前,为了心中的梦想奋力一搏,希望终有一天,我能笑对过去,更能喜迎未来。

相关文章

  • 致我回不去的故乡 ——读《皮囊》有感

    来北京三年了,离家也五年了,自上了大学后,就很少回家,很少再见那里的人,甚至有时再回去,会有很强烈的陌生感,那个生...

  • 看见他人,看见自己

    ------读蔡崇达《皮囊》有感 用了4天的时...

  • 《皮囊》――愿所有岁月可回首

    ――读《皮囊》有感 偶然一次机会我看到了《皮囊》的推荐,乍一看还以为是什...

  • 【书摘】皮囊

    苦难似乎是人生的必修课。 ——读《皮囊》有感 ———————————...

  • 2019-02-11

    回不去的故乡 回不去的家 大家都有感受吗,2019的新年年假过的焦心啊。感觉自己的无力,力量的撕扯!我知道了,这些...

  • 读〈皮囊〉有感

    这本书我看完之后才发现是一本自传,书名有着很深的寓意,皮囊标志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 今天我破天荒地没有...

  • 读皮囊有感。

    前段时间读完了蔡崇达写的《皮囊》,趁着现在还有所印象把一些读后的感悟写一写。 皮囊这本书虽然是一每个小...

  • 读《皮囊》有感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伺候的” 引用《皮囊》 如今的生...

  • 读《皮囊》有感

    培训期间,我带上了《皮囊》这本书,为的是有空之余可以多多阅读。我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后来我觉得既然是看了一本...

  • 读《皮囊》有感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皮囊这本书,刚开始看到首页是,一位当代作家说这是作者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完成的这本书,所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我回不去的故乡 ——读《皮囊》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eh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