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说吧。”
“反正也不急,到时候再说。”
“今天累了,真的不想干。”
……
能拖则拖,能延则延。
本可以立刻办的事情,自己愣是拖了一个月。
月初出的差,到了月底还没有报销。宁可天天惦记着也不去办理。
上午能办完的事,愣是能拖到下午。
今天能办完的事,愣是能拖得明天。
能拖一日是一日。
做事情总是拖泥带水,很少能利利索索。
自己烦透了这个毛病,可是事来了之后,却依然如故毫无更改。
为啥会这样呢?
懒惰!
不想做事就会想出办法来拖延事情。宁可心里长着草,也不去狠心做事。不做事不是彻底忘记,而是时刻记挂毫无行动。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笑话:“人懒到一定境界就是勤快。例如:有的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抽烟,烟灰缸就放在离他有一臂多远的茶几上。他本可以把烟灰缸拿到离他很近的地方来弹烟灰,而他懒得拿,宁可每抽两口就抬起屁股去够着烟灰缸弹烟灰,也不拿烟灰缸。”
这是懒还是不懒。表面看着是不懒,只是让人感觉别扭罢了。
其本质还是懒惰。有了懒惰之心,不仅做事拖延,而且做事的时候投机取巧,不用心,充满着浮躁与应付。
古往今来,害人两字“非傲既惰”。
庸人多毁于“惰”字,自恃才学之人多毁于“傲”字。
自己本是庸人一枚,自然对“惰”字深有体会。我的拖延症晚期,究其根因就在这“惰”字上。拖延只是表象,懒惰才是根因。
有了懒惰之心,做事就会拖拖拉拉、困难百出。这些困难除了客观存在的之外,就是人为制造(其实多数都是自己制造的)。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事情不好做,好为自己的懒惰找个借口。人为制造的麻烦最为麻烦,它将使事情毫无进展,徒增许多不确定性。最终事情失败,又都无责任。
事情的最终结果虽然不能完全反应一个人的做事态度和能力,终归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一件事情做不好,两件事情做不好,三件事情做不好……件件事情做不好,就不是事情的问题了,而是人的问题。
最近我们公司出了这样一件事情:技术部门输入技术要求,硬件部门按技术要求做设计。最后,在项目的末期硬件部门发现自己设计错了,导致项目失败。硬件部门为此写了一封邮件,抄送给了公司各大高层。邮件的大体内容是项目的失败是由于技术部门导入技术要求不明确造成的。而技术部门则认为自己受了委屈,你不明确为啥不问呢?再说我们又不是专业搞硬件设计的。因为此事大家吵的不可开交,互相推诿扯皮。最近听说技术部的工程师正在找工作,因为此事想着辞职跳槽。
这样的事情看似是部门之间的争斗,其实还是与各部门领导有很大关系。说得好听是为了部门利益,说得难听就是推卸责任。不管谁对谁错,最终项目没成,受直接损失的是公司,而不是个人。一个项目没成,两个项目没成,最终公司倒了,自己拍拍屁股走人,这是多么的不负责任啊!很多人做事极少从公司层面考虑问题,而是紧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着干最少的活挣最多的钱。除了争权夺利比较积极之外,做事的时候就会推三阻四,说的头头是道,就是不做事或者不好好做事。
造成这样的结果虽然与公司的管理有很大关系,但不能排除个人的因素。
领导的懒惰毁部门,个人的懒惰毁自己。
拖延也好,懒惰也罢。最后的真实情况不是不做事,就是做不好事。长此以往,必然会一事无成。
不是社会有多么不公,命运有多么坎坷,而是自己毁了自己。
一个“惰”字害人不浅,如果想要让自己有一番作为,必须克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