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控制”是一个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
老师用一个理工科男的思维为我们解答。
我们所有的家庭教育活动,都可以用一个“系统”图形来表达。
系统1.0
输入:父母的需求
控制:父母的目标,父母的要求,社会化的要求
支持:各类辅导班提高学分,报兴趣班素质教育
输出:如父母所愿
家庭教育活动:要求,命令,对比,否定,监督,奖惩,唠叨,说教,批评,吼骂……
在这个系统里,我们只看到父母的需求,父母的要求,如父母所愿。而看不到孩子,所有的家庭教育活动像一座囚笼,困住了孩子。
系统2.0
输入:孩子的需求
控制:孩子的目标,社会化的要求
支持:父母的支持,适应环境,家校沟通,寻求资源,规划学业,无条件的爱,回家的路
输出:自驱式成长的孩子
家庭教育活动:接纳,看见,同理心,倾听,有效沟通,搭梯子,支持自主,肯定,鼓励,价值观引导,求同存异,目标共识,发现优势……
在这个系统里,我们看到了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目标,孩子的内动力。看到了父母的支持。最终培养成自驱型成长的孩子。
以上两个系统都有控制,但输入条件和控制条件,支持条件的不同,最终决定了输出的内容。
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控制系统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