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跟吕老师学习了一个特别棒的句型:表态句。
这个句子,可以说是大部分舒心文案的组织结构。大凡开阔、舒缱的开篇,都有这样的特质。
好了,开始枯燥偶有动心的笔记。
句的种类:主语,谓语。
叙事句只是橘子的一种,还有三种句子:表态句、判断句、有无句。
其中,
一、表态句。记述事物的性质或者状态,如:
天高,地厚。
月白,风清。
有时形容词做谓语。
山清,水秀;柳暗,花明。
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有时名次做形容词做谓语。
君不君,臣不臣。
有时谓语是词组,往往作为副词。
不高兴。中的高兴;很热心,中的热心。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有时谓语本身是个表态句。
中国地大物博。地大物博。
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余,发眉皓白,衣冠甚伟。(史记,留侯世家)
有时是一个叙事句。
正常语序先主语,后谓语。倒过来的有赞叹语气。
静极了,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康桥)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动作和状态
⭐️动作完成就变成了状态。表态性质。
被动意义的动词。这类表态句主语是动词的止词。
如恩断义绝;言听,计从。(史记 淮阴侯列传)
非被动内动词,只要有完成意味,也近似表态句谓语。如,大势去矣。
如果一个动作连绵下去,也就成为一种状态,如:一个人立着,也在颤着。(朱自清:秋)
同理,形容词做表态谓语,有时也不是一种无始无终的一瞬间状态,而是一种状态的开始,或者状态的完成。那么这个形容词也就带有动作的意味。
比如: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一回儿忽然高了起来。
老夫髦矣,无能为也。(左传)中的髦。
一种动作没有时机出现,可能实现的事情,就成为一种性质。
士可杀,不可辱。
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而仙人可致也。(史记 封禅书)
动作和状态相关,本节谓语兼有叙事和表态两种作用。谓语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不是表示固有状态,而是表示完成的状态。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淮阴侯列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