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雪花算法

雪花算法

作者: Hmcf | 来源:发表于2019-11-18 16:25 被阅读0次

雪花算法-snowflake

背景: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

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

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最初Twitter把存储系统从MySQL迁移到Cassandra,因为Cassandra没有顺序ID生成机制,所以开发了这样一套全局唯一ID生成服务。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分开):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图解如下

snowflake.png

说明:首先确定我们的数值是64位,int64类型,被划分为四部分,不含开头的第一个bit,因为这个bit是符号位。用41位来表示收到请求时的时间戳,单位为毫秒,然后五位来表示数据中心的id,然后再五位来表示机器的实例id,最后是12位的循环自增id(到达1111,1111,1111后会归0)。

这样的机制可以支持我们在同一台机器上,同一毫秒内产生2 ^ 12 = 4096条消息。一秒共409.6万条消息。从值域上来讲完全够用了。

数据中心加上实例id共有10位,可以支持我们每数据中心部署32台机器,所有数据中心共1024台实例。

表示timestamp的41位,可以支持我们使用69年。当然,我们的时间毫秒计数不会真的从1970年开始记,那样我们的系统跑到2039/9/7 23:47:35就不能用了,所以这里的timestamp实际上只是相对于某个时间的增量,比如我们的系统上线是2018-08-01,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timestamp当作是从2018-08-01 00:00:00.000的偏移量。

snowflake生成的ID整体上按照时间自增排序,并且整个分布式系统内不会产生ID碰撞(由datacenter和workerId作区分),并且效率较高。

部分内容参考:https://www.cnblogs.com/sheseido/p/9391235.html

相关文章

  • 雪花算法

    public class IdSnowCreate { }

  • 雪花算法

  • 雪花算法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雪花.雪花算法不会生成一样的的ID 基本原理: 采用的是时间戳+机器号+没毫秒生成的序列号 第...

  • 雪花算法

    雪花算法的原理和实现Java_雨夜青草的博客-CSDN博客_雪花算法 64 = 1 41 10 12

  • 雪花算法

    雪花算法-snowflake 背景: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

  • 雪花算法

    SnowFlake 算法,是 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其核心思想就是:使用一个 64 bit...

  • 雪花算法(07)雪花算法最终版

    雪花算法初步完成后,我们讨论了几个位运算的写法,大家知道雪花算法一旦确定后,很多数字都是定死的,比如机器占多少位,...

  • snowflake雪花算法

    分布式系统中,一些业务场景需要获取全局唯一ID,常用方法为:twitter的snowflake、UUID/GUID...

  • go雪花算法

  • SnowFlake(雪花算法)

    首先雪花算法就是生成一个64位的二进制数据,最终转换成长度为19的十进制正整数整型数据 解释一下这64位分别代表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花算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jb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