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成长

作者: 爱生活的折耳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3-23 19:29 被阅读3次
寻找就必寻见。

终于约到了一节语文课,今天上午第二节。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老师的知识领悟得很透,《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和学生有一些距离感,因此呢我猜,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的原因在于希望学生感知课文(整体或部分),在一开始我是不理解的,后来我想了想。其次,议论文的结构讲的很清晰(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结尾的号召),把我的知识框架建构起来了,也有感悟重点语句。这些都是可取之处。

这节课最优之处在于:回顾。在我看来,回顾即是总结。将这篇课文整体串了一下,理清结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得到了强化。

任何一节课都会存在可取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

反思这些,并不是说我会比老师教的好,无可置疑,老师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深厚的能力,我只是在一些地方提出我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希望反思与总结这些课例,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循着这些前行。

需要改进的地方: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齐读课文,重在感悟,但是积极性不高,很枯燥。(如果分段分组来读或者单独一个同学来读会不会好一点?)2、没有及时的反馈。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是需要及时得到评价的,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很重要。3、课外积累不够。单独对这篇课文来说,是需要了解当时的背景、主人公身上所发生的事、作者的有关知识的,那样才能更加深入地去体会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具体的事迹去感悟,否则我们只是通过演讲稿间接地知道张思德,这很模糊,而且空,建立不起来这个人物的形象。语文重在积累,所以课外阅读无论对于丰富知识还是提高阅读能力都是有益的。4、课前预习。我了解到因为处在六年级这个阶段,时间和每天的学习任务都是比较紧张的,因此可能缺少预习这个环节。事实上,这个环节如果充分的话,能够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或者是提前搜集资料,这对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以上仅是我对这节课的剖析。我也希望能和更多的老师一起来探索教学的魅力。


后来我又与一位老师谈论这件事,说到怎样的课才算好课。你要让学生来说更多的话,而不是你教师演绎的多么精彩,再华丽也只是表演。

走在操场上,我好像忽然明白了:教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你能启发多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所想,帮助他们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不是你把你头脑中的知识搬到学生的头脑中,那是以前的观念。

评价一个教师,不在于他燃烧了多少才情,而在于他点燃了多少生命的火把。

教师角色的转变依托的是新理念,因此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为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思维体系,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而我们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我们在知识上的共鸣,通过知识我们交换思想,而实际上我们不去干涉学生,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标准。

这就是每个人的可贵之处。因为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文/折耳猫                  2017.3.23

相关文章

  • 2019-11-15

    反思与成长

  • 《回顾过往 反思成长》

    回顾过往 反思成长 在忙碌与充实中,我们走过了2019,回顾过往,反思成长…… ...

  • 成长与反思

    在本次期中考试之后我们要学会反思,反思与成长是相互的,只有在成长中取得经验我们才能学会反思…… 反思―...

  • 成长

    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放下内心深处的执拗,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 反思与成长

    ——读《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有感 我们终其一生,有多强烈渴盼着自己孩子的成功?究其孩子青春期这6年的灿烂...

  • 反思与成长

    通过两天的跟班工作,让我对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了一个别样的认识,与以往不同的是,幼儿教育中承担中坚力量的并不是肩...

  • 成长与反思

    走对的路,做对的事。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学会习惯平庸,因为这个世界永远不缺聪明的人。 稍早的时候,我一直认为我是...

  • 反思与成长

    受教育的程度多多少少可以在生活中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 一个天天喊着自己是老实人,大家会觉得是吗? ...

  • 反思与成长

    (一)珍惜“贵人”。人海茫茫,遇见便是缘分。从小到大,我坚信自己是一个幸运之人,生活学习工作可谓顺风顺水,羡煞...

  • 反思与成长

    最近一直在犯错误,我也应该想想做某件事的后果了,我做错,连累了好多人,今天我也要长记性了,不要随着大脑群发出了指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思与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mt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