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前,队友给我分享了一条视频,说是北京的一位眼科医生提议,每天迎着太阳闭眼十分钟,能够预防视力下降。
娃小的时候,我曾带他们晒太阳。小小的孩子就懂得把眼睛眯起来或者闭上,不敢直视太阳。我还会把手放在娃的额头搭成凉棚状,用手掌的阴影遮挡强烈的阳光,避免直射娃的双眼。
后来,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讲的是一位老人带孙子晒太阳,因担心孩子眼睛被晒坏,贴心地给孩子戴上黑色眼罩。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视力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原因是戴上眼罩后,孩子的眼球丧失了自我调节焦距的能力。这消息的真假我无从考证,但着实让我后怕。
如今又听闻,闭着眼睛晒太阳对视力有益。
近些年来,我接纳了许多中医理论,并应用于日常保健中,感觉相当不错。一是天然纯粹,二是操作简便,三是基本无需花费,最为重要的是基本没有副作用。
这不,入冬以后,我坚持晒太阳。因为中医认为晒太阳乃是“天人合一”的养生之法,能够提升阳气、固护肾气,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
每天午饭后,我脱去外套,背朝门外站在门廊处,让冬日的暖阳照在头顶、后背和脊梁上,以吸收天地之精华,促进健康。究竟有无效果,我说不清,但 15 分钟后浑身暖洋洋的,再穿上外套,格外舒适。
既然晒眼有利于保护视力,那我决定试试。
我买来防晒面罩,将整张脸包住,只露出两只眼睛。设好手机闹钟十分钟,把手机放在花阴下,站在门廊的台阶上,闭上眼睛,抬起头,让温暖的阳光覆盖在眼皮上。
很快,眼球感受到了暖意,平时感到干涩和僵硬的眼肌,仿佛坚冰遇到温水,慢慢软化,进而液化。整个眼窝,渐渐湿润起来。
我安静地站着,视线所及,仅为眼皮以内的方寸之地。眼皮外阳光灿烂,眼皮里只有暗暗的红光。那红光又如同幻化了一般,时而红,时而黑,时而金,不断变换着各种形状和深浅。
我悄然伫立,耳边传来一阵又一阵的风声。不对,风本无声,那是树叶沙沙作响,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静谧。不对,并非静谧,因为远处不知名的鸟儿一直在鸣叫,各种不同的叽叽声,有的悠长,有的短促,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不同音调连着叫几声,有的一声长啼。好不容易鸟声稍歇,耳朵里又听见更远的。马路上汽车驶过的细微呜鸣。
我面朝天空,此时的天空想必很蓝很蓝,不知有无云彩,如果有,想必也是薄薄一层,挡不住金乌的光芒。我和太阳之间,就隔着一层薄薄的眼皮,我似乎离太阳很近很近。我的心仿佛要飞出胸膛,朝着太阳奔去,整个人都膨胀起来,我似乎要飞起来了。
手机闹钟响起,我终究没能飞起来。两只眼睛,又暖又湿,仿佛做了一次 SPA。我转动眼珠,好柔润,好丝滑。
此后至今,不论是冬阳还是春日,每天中午,我都会站在门廊晒太阳。双眼不再干涩疲惫,看东西也不再那般费劲。那个视频,果然所言不虚。
我曾学过太极站桩,每逢训练,老师总是让我们闭上眼睛,内视自身,用意念引导气流,感受气息在身体内的流动。老师还说,当我们安静下来,会看到自己的内心,听到许多平日未曾听到的声音,感觉到平日未曾察觉的感觉。
静静地站在阳光下,晒眼、听声、内视自我、感知世界,着实是一种修炼内心、有益身心的方式。
在这喧嚣的尘世中,我们总是匆匆忙忙,追逐着那些看似重要却又虚幻的目标。而实际上,一缕阳光,就能赋予我们无尽的力量。每天晒晒太阳,静下心来,让阳光温暖自己,聆听周围细微的声音,审视自己的内心,感知一个全新的世界。
打开心灵的窗户,接纳万物的美好与不完美。我们会发现,每一片落叶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朵云彩都蕴含着诗意。世间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意义。当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便能拥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不再为琐事烦忧,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左右。
如此,我们便能在繁杂的生活中,保持一份宁静与从容,收获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