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哲思散文
谋划虽巧  造化弄人

谋划虽巧  造化弄人

作者: 启航_FLY | 来源:发表于2020-02-13 14:03 被阅读0次

        苏轼写《贾谊论》,大有惺惺相惜之势。苏轼与贾谊都是少年得志,都是郁郁而终,区别却在于贾谊恃才傲物,不识时宜;而苏子却圆滑乖巧,积极谦卑,且有隐忍、有规划、有耐心、有姿态。那么是什么造成他们相似的政治命运呢?

        贾谊的经历我们自不必说,而苏子的经历我们却深感唏嘘,苏轼的才情不可谓不高,用心不可谓不深,但谋划虽巧,造化弄人。究其缘由,其因有三。

        其一,因为父母服丧,晃晃近十年,归来仁宗、英宗已逝,庙堂早已物是人非,失去了最宝贵的政治积蓄期。

        其二,一生之敌上位,在时间上占据了自己政治生涯的黄金时期,长时间远离权利中心,一方面拳脚不得施展,另一方面处处受到掣肘和打压。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是在世事变换中,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立场介于两个政治团体之间,于两方都不受待见。王安石当政时,与遗老走得更进;王安石失势后,又为王安石改革的部分政见翻案,和本来政治势力决裂。这也是苏子晚年颠沛流离的本质原因。

        总之,苏轼的一生在文学上流光溢彩,在政治上乏善可陈。造成如此的结局即有环境上的因素,也有他个人立场和性格方面的原因。从笔者个人的情愫分析,在一定意义上讲,苏子并不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因为,他虽然认识到贾谊在政治上的幼稚,但并没有逃脱出才子的宿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不仅仅因为别人对他的另眼相看,还在于他们思想认识的本身也同样卓尔不群。仅仅从理论的角度上说,可能苏轼的政见更趋于温和,更适用于宋代的社会本身。但是古往今来,政治的本质就是站队,政治没有对错只有利益,贾谊在于太急于求成,而苏子则在于太理想化了,理想的去同情政敌,最后也因此被同僚看作是骑墙派。

        呜呼,哀哉!心中酸楚不为向后人道焉!

相关文章

  • 谋划虽巧  造化弄人

    苏轼写《贾谊论》,大有惺惺相惜之势。苏轼与贾谊都是少年得志,都是郁郁而终,区别却在于贾谊恃才傲物,不识时宜...

  • 金蝉蜕壳

    金山难得闻, 禅动感天下。 拓出奇制胜, 巧来谋划计。

  • 写作巧谋划 生花妙笔来

    有一次我问学生是写3张卷还是写一篇文?学生一致回答愿意写三张卷子也不要写一篇文章。原因是我的作文要求太高,可以看出...

  • 赌魔 (中篇小说·连载四)

    在河南西部山区一个偏僻落后的村庄里,刘浪飞正在给巧巧出谋划策。在这个宽敞的房间里没有别人,只有他们两个。刘浪飞到这...

  • 双十一剁手后,用这部电影疗伤简直完美!!

    造化弄人,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这么巧, 美国首位女司法部长Janet Reno曾说: "川普将永远不会在我的有生之年...

  • 春日海棠(五)

    叶梓读罢,不禁感叹造化弄人。 以她所知,元媛命格顺遂,本还有四十多年的荣华富贵享受,却被一场大火提前焚毁。 也是巧...

  • 虽甚巧,而有至道存焉

    太极拳,以柔曲为体,以刚直为用。概巨力之至,非柔曲不能化之灵;彼力既化,非刚直不能放之远。故曰:"曲中求直,蓄而后...

  • 形势比人强——顺势而为

    《资治通鉴》虽讲经国济民之术,但也不乏安身立命之理。老话讲,造化弄人。言下之意,外在形势的变化往往左右个体的命运。...

  • 谋划

    月亮已在中天 太阳潜伏在黑夜深处 蜷缩在角落的 是一个脆弱生命的遐想 他谋划了一场革命 为他的生命 他谋定有了房子...

  • 谋划

    上课环节: 本文出自一思老师公开课,转载说明出处 如何谋划一件事? 真正你面对生活,恋爱,工作,婚姻的时候,当你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谋划虽巧  造化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nkfhtx.html